“为什么要做电视?至少就我而言,所有的动力来源于对节目的热爱。而所有对节目的热爱,在于坚信我们正在讲述和传播的那些事,是被忽略被忘却被压抑被磨灭的平民梦想与人性光芒。”一个电视人这样说。或许这能够回答,为什么十数档真人秀扎堆荧屏,模式相似创新疲软,但第二季《中国好声音》依旧强势斩下近乎叫人咋舌的收视成绩——因为在节目里,你听得见梦想的声音;为什么李宇春之后再无选秀选手跻身“超级巨星”,但草根明星依旧能够获得观众追逐的目光——因为在舞台上,我们看见了自己。
数年前,曾有学者用“一面镜子、一丝温暖、一份感动、一线希望”来概括《中国达人秀》的人文魅力。“菜花甜妈”蔡洪平、“断臂钢琴家”刘伟、“孔雀哥哥”姜仁瑞、“袖珍天籁童声”朱洁等平民偶像,无不让人印象深刻。底层、平民、奋斗、励志。节目总导演金磊说,“达人秀”的舞台,既为“达人”提供了自我实现的需求,也成为观众观照自身、投射梦想和情感的一面镜子。这个内心柔软的男人同时也是《中国好声音》的总导演,他相信观众关注“好声音”不是为了去发现偶像,而是在美好的音乐中,发现能引起情感共鸣的东西。
节目能够续写传奇,除了耗费三个多月时间,从80多万个推荐或找到的学员中一轮轮面试筛选而出的“好声音”,大概还有灿星团队一直以来坚持的“好故事”,只是这次是用音乐弹唱出一个个或动人或温情的故事。
还曾有人调侃《中国好声音》不如改名“中国好故事”,但第二季开播以来一路高歌猛进的收视表现,足以证明观众需要故事,也愿意抱着最大的善意相信这些故事。上周五晚,赢了对决的毕夏眼含热泪,追着钟伟强黯然离去的背影,跑到另一端的下场通道,紧紧地拥抱这个“半路爸爸”,并拉着他一起重新回到舞台。那一刻,导师和现场观众用掌声和呐喊陪她们一起摇滚。那一刻,泪水温暖了我,还有陪我一起看电视的爸爸。
有人说:“要在中国做好节目,就要了解中国社会。”在我们这个不断发展向前的国家,在我们这片日新月异的土地,我想“平民梦想”永远都不会过时,因为它是明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