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在2009年1月,中国珠算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当时申遗并未成功,中国珠算协会曾数次修改申报材料,直至昨晚传来捷报。
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在珠算申遗成功后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珠算的计算功能逐渐被削弱,但是古老的珠算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今天珠算成功申遗,将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弘扬与保护珠算文化的行列中来。
现状 十年前清出小学教材
直到上世纪90年代,珠算还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的一项内容,但在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珠算被取消。理由是珠算的计算功能已被计算器代替,取消珠算教学还可减轻学生负担。
此外,珠算曾一度是会计学习的必修科目,然而这样的情形已经不再。从去年开始,一些全国性的会计比赛也取消珠算项目。
应用 有助健脑预防痴呆
据介绍,目前有珠算推广的对象主要为四类群体:幼儿,智力缺陷儿童,老年人以及大中专院校学生。
中国珠算协会会长丁先觉说,目前已可以将珠算技巧运用到儿童的珠心算的教学上。“科学研究证明,珠算可以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和注意力。”
上海珠算学会张女士介绍,协会已经在一家康健学校进行了16年的珠算实验教育。“珠算可以开发智力缺陷儿童的左脑,提高逻辑思维。”她介绍,由于孩子们的病情不一样,效果并不相同,但是总体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
“老年人比较喜欢珠算,对老年人健脑很有帮助,预防老年痴呆。”张女士表示,目前上海珠算协会专为老年人开了双手打算盘的课程,借助教材为老年人上课。 据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