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0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港产警匪片:未完待续
赵彦翔
  ◆赵彦翔

  “三十二岁是男人的一个关口。你三十二,我也三十二,李小龙就是过不了三十二,你下半辈子是龙是蛇,就看这次你有没有种跟我搭档去湛江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混迹在拥挤的录像厅一睹周润发或者李修贤之类的风采,在当时是一件十分时髦的事情。那个年代,是很多人的港片情结的诞生日,凝结了最深厚的热情和希冀。而从《一个字头的诞生》到《无间道》的崛起,港产警匪片作为香港电影所独有的一个类型,曾经那段辉煌的岁月仿佛还依稀在目,只是伴随时过境迁而丢掉了那种类型片电影独占半壁江山的豪气。

  任何一种信仰教义大概都抵不住好莱坞电影工业的侵袭,不管是经济层面的,抑或是文化层面。那些在港产警匪片里所惯有的义盖云天的江湖元素已经被过度消费,对眼界变得愈来愈开阔的内地观众来说越发觉得腻味。因此,合拍片是市场资源重新整合的大趋势,但更重要的就是应该藉此了解内地观众想要看什么,能给出什么。 

  过去对于港产动作类型电影,观众可能最期待的还是要看到拳拳到肉的真功夫,而按照现在的大片标准制式,不在银幕上亮出两把狙击步枪是绝对不够高大上的。在规定模式的套路里,这一种典型的类型电影对于商业元素的合理拿捏,的确会使得一般大众从感官体验上更容易去接受,毕竟大多数人花钱去影院纯粹就是去放松的,抱着暂时从现实中逃离的心态,不会对片子的内涵外延有太高的追求。话虽如此,想要牢牢拴住观众的心,还得拿出十足的诚意来。

  “刘德华作品”遥无期

  去年年末的《风暴》,刘德华满腹信心,誓以血洗之前《富春山居图》的如潮恶评。宣传单页上号称升级版《寒战》,还一度预言将开创华语警匪片的新时代。虽然刘天王暌违贺岁档期已经很久了,上一次还是在2007年的《投名状》,不过说实话,天王这块金字招牌在当下人心浮躁的华语电影圈还是有那么一点号召力的。在这种耸动的攻势之下,大众还是满心期待一部像样的作品。但用票房说话的市场却有自己不一样的独到见解———在面对“当正义被逼上绝路,一个好警察将如何替天行道”的艰难抉择时,挖掘人性情感上的矛盾冲突,原本是要比在中环街头炸飞几部轿车更值得玩味,可惜的是制片方却错判了大众的品位,粗暴地以为用自认逼真的3D视效来呈现一场枪林弹雨、喋血街头就能赚到票房。 

  一直以来,刘德华都有一个未被践行的导演梦,曾一度传言《富春山居图》会是他的首部导演作品,事后一众粉丝都在暗自庆幸还好只是当了回男主角。而这一次的《风暴》是刘德华出演的第146部电影,同时集联合出品人与监制的身份于一身,唯独没有挑起导演这根大梁。倘若终有一天片头打上了“刘德华作品”的时候,他应该不会以为,让姚晨在镜头里用刚刚才学了两个月的粤语说两句就算是成功的大陆元素了吧。

  港片元素抒写正宗

  港产类型电影中对于人性的考量本是它们的特长。从2002年的《无间道》一直到2009年的《窃听风云》,都始终贯穿了麦兆辉、庄文强在“人心”问题上的出色把控,让人不得不赞叹麦庄就是有办法使观众把精力更多地聚焦在“人”的身上。而这次贺岁档,难得有一部同样是由刘青云、古天乐这两个港片黄金时代里相当有代表性的“黑炭头”联袂出演的《扫毒》压阵。不论是黑帮火并还是警匪倒错,这部片子里几乎囊括了我们已知的港片所该有的一切符号元素,相比之前杜琪峰的《毒战》,仅从审美层面来说,后者的香港血统的确要更为纯正———当然,还有那些你也许永远叫不出名字的TVB熟面孔穿插其间辅以绿叶,绝对是给这部香港正宗写下的最佳注脚。 

  就像我们一直所看到的,陈木胜的电影始终保持着港片的粗糙颗粒感,好比男人之间多说无益有本事用拳头说话一样的粗犷气质,从骨子里透出一股阳刚劲道。但真正抓人的是片子里那种没有绝对界限的是非善恶,对人性当中灰色部分的探讨,尤其是张家辉所扮演的角色游走在善恶之间而不被道破,他的存在背负了太多兄弟义气遭遇背叛的包袱,是一个十分复杂纠结的集合。“一世兄弟,今朝去,几时还”,映衬出的是一种没落英雄的悲情愁绪。单纯从道德或是情感层面上去推定一个人的好坏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设置了太多人为的界限,人性的复杂也只有在越来越多的探讨中才会慢慢变得明晰透彻,所塑造的角色也才会愈发立体丰富起来。

  新瓶老酒却是鸡肋

  话说回来,那些来贺岁档打打酱油的片子依然是数不胜数,院线一日游直接被刷成票房炮灰的就暂且按下不表了,而很多人还是会去看但绝对可以贴上烂片标签的,非《警察故事2013》莫属。

  任何一种信仰教义大概都抵不住好莱坞电影工业的侵袭,不管是经济层面的,抑或是文化层面。那些在港产警匪片里所惯有的义盖云天的江湖元素已经被过度消费,对眼界变得愈来愈开阔的内地观众来说越发觉得腻味。因此,合拍片是市场资源重新整合的大趋势,但更重要的就是应该藉此了解内地观众想要看什么,能给出什么。

  过去对于港产动作类型电影,观众可能最期待的还是要看到拳拳到肉的真功夫,而按照现在的大片标准制式,不在银幕上亮出两把狙击步枪是绝对不够高大上的。在规定模式的套路里,这一种典型的类型电影对于商业元素的合理拿捏,的确会使得一般大众从感官体验上更容易去接受,毕竟大多数人花钱去影院纯粹就是去放松的,抱着暂时从现实中逃离的心态,不会对片子的内涵外延有太高的追求。话虽如此,想要牢牢拴住观众的心,还得拿出十足的诚意来。

  “刘德华作品”遥无期

  去年年末的《风暴》,刘德华满腹信心,誓以血洗之前《富春山居图》的如潮恶评。宣传单页上号称升级版《寒战》,还一度预言将开创华语警匪片的新时代。虽然刘天王暌违贺岁档期已经很久了,上一次还是在2007年的《投名状》,不过说实话,天王这块金字招牌在当下人心浮躁的华语电影圈还是有那么一点号召力的。在这种耸动的攻势之下,大众还是满心期待一部像样的作品。但用票房说话的市场却有自己不一样的独到见解——在面对“当正义被逼上绝路,一个好警察将如何替天行道”的艰难抉择时,挖掘人性情感上的矛盾冲突,原本是要比在中环街头炸飞几部轿车更值得玩味,可惜的是制片方却错判了大众的品位,粗暴地以为用自认逼真的3D视效来呈现一场枪林弹雨、喋血街头就能赚到票房。

  一直以来,刘德华都有一个未被践行的导演梦,曾一度传言《富春山居图》会是他的首部导演作品,事后一众粉丝都在暗自庆幸还好只是当了回男主角。而这一次的《风暴》是刘德华出演的第146部电影,同时集联合出品人与监制的身份于一身,唯独没有挑起导演这根大梁。倘若终有一天片头打上了“刘德华作品”的时候,他应该不会以为,让姚晨在镜头里用刚刚才学了两个月的粤语说两句就算是成功的大陆元素了吧。

  港片元素抒写正宗

  港产类型电影中对于人性的考量本是它们的特长。从2002年的《无间道》一直到2009年的《窃听风云》,都始终贯穿了麦兆辉、庄文强在“人心”问题上的出色把控,让人不得不赞叹麦庄就是有办法使观众把精力更多地聚焦在“人”的身上。而这次贺岁档,难得有一部同样是由刘青云、古天乐这两个港片黄金时代里相当有代表性的“黑炭头”联袂出演的《扫毒》压阵。不论是黑帮火并还是警匪倒错,这部片子里几乎囊括了我们已知的港片所该有的一切符号元素,相比之前杜琪峰的《毒战》,仅从审美层面来说,后者的香港血统的确要更为纯正——当然,还有那些你也许永远叫不出名字的TVB熟面孔穿插其间辅以绿叶,绝对是给这部香港正宗写下的最佳注脚。

  就像我们一直所看到的,陈木胜的电影始终保持着港片的粗糙颗粒感,好比男人之间多说无益有本事用拳头说话一样的粗犷气质,从骨子里透出一股阳刚劲道。但真正抓人的是片子里那种没有绝对界限的是非善恶,对人性当中灰色部分的探讨,尤其是张家辉所扮演的角色游走在善恶之间而不被道破,他的存在背负了太多兄弟义气遭遇背叛的包袱,是一个十分复杂纠结的集合。“一世兄弟,今朝去,几时还”,映衬出的是一种没落英雄的悲情愁绪。单纯从道德或是情感层面上去推定一个人的好坏是很困难的,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设置了太多人为的界限,人性的复杂也只有在越来越多的探讨中才会慢慢变得明晰透彻,所塑造的角色也才会愈发立体丰富起来。

  新瓶老酒却是鸡肋

  话说回来,那些来贺岁档打打酱油的片子依然是数不胜数,院线一日游直接被刷成票房炮灰的就暂且按下不表了,而很多人还是会去看但绝对可以贴上烂片标签的,非《警察故事2013》莫属。

  不知道这已经是成龙大哥这个系列第几次“最后一部”了,不过就我们所知的,这部分别是最后一部动作片、最后一部动作大片,同时还是最后一部搏命电影。

  这趟为了体现出合拍片更接地气的优越性,大哥颠覆性地首次出演内地公安,并且为了更加贴近角色,索性剪掉了“超级警察陈家驹”那头标志性的飘逸长发,一改往日诙谐潇洒的形象。可以说这根本就不是《警察故事》系列——其实从2004年陈木胜版的《新警察故事》开始,就已经在偏离原系列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也许就像大哥自己所说的,“这是一部全新类型的成龙电影,从头开始的第一部新电影”,既然都这样了,我们又有什么好说的呢?很明显,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就是今年贺岁档的时候,我们应该就看得到《警察故事2014》了。

  期待港片涅槃重生

  如今的香港电影,一方面制作方都在忙着迎合内地市场的观众口味来调制一些不尴不尬的内地元素,而另一方面我们仍旧看到年末的贺岁档还是港片的天下。虽然导演尔冬升在接受采访时抱着悲观的态度,“可能用不了三年,有香港特色的香港电影就没有了”,但在已经过去的2013年,我们依然看到了像《激战》、《盲探》这样接地气的作品,被预言了多少年“将死”、“垂死”、“已死”的港式正宗似乎又正在以另外一种方式满血复活。

  也许百分百香港味道的东西已经失去了十几二十年前辉煌的土壤,但又总能在瞬息万变的环境里寻找到最能表现自身价值的生存方式。不论是之前的《窃听风云》还是现在的《扫毒》,我们都可以看到,中生代香港男演员在内地市场依然有着很强的票房号召力,而那些真正还能在产业里继续有所作为的电影人都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只有既维持自身特色又不断挖掘创新符合内地审美的精品,才能继续发扬光大“港片”这块招牌。

  尤其是在我们尚几乎空白的类型片这一领域,无论是从商业性还是内容完成度上来考量,都要比内地成熟很多。问题就在于内地观众的口味更倾向于和自身相关的话题,如果能与切身经历产生共鸣那就更上上大吉了,即使是口碑极差,也不会影响欣赏和谈论的兴趣。面对这种普遍的需求,尚在转型之中的港片可以算是有点“先天不足”。就近几年来说,我们所见的港片灰色地带越来越多,去探讨人性黑暗面的敏感议题也愈发普遍。

  对主创团队来说,更重要的是首先要弄清楚这部电影究竟是拍给谁看的问题,让观众从心理上认可所要讲述的故事。或许,已经将小众趣味玩到极致的杜琪峰仍然值得一提:他对银河映像港式风格有坚守,但同时又有突破,而非一味的固执。保持自身的个性和想法,才不至于在内地这片不断出现票房奇迹又好像难以把握的巨大市场中迷失自己。

  香港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浮萍文化,飘至何处就在那里发展壮大。其实北上掘金没有问题,但在交出的作品还不够好的时候,就要虚心检讨一下,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香港电影不应该只有一种颜色、口径和声音,仅仅只拍纯粹的港片只会把发展的道路越走越窄。港片情结或许只是内地特定的一代观众所怀有的一种情愫,但有关港片的故事却还远未结束。

  一周看点

  上映

  《北京爱情故事》《过界男女》《谁说我们不会爱》《林中小屋》《江南爱情故事》《菊花台》

  2月14日

  开播

  传奇:《小女孩大世界》(1)2月10日

  纪实频道17:00

  《开心宝贝6之古灵星历险记》(1—2)

  2月10日炫动卡通卫视19:30

  直播:《中国谜语大会》(1) 2月11日

  央视综合频道20:05

  《战争与和平》(1—2)(意大利) 2月13日

  央视电视剧频道22:14

  《土地公土地婆》(1—7) 2月15日

  电视剧频道13:02

  《大丈夫》(1) 2月16日

  东方卫视20:24

  《江都谍影》(1) 2月16日

  新闻综合频道20:45

  《十月围城》(1—2) 2月16日

  电视剧频道19:00

  (节目如有变动,以当天影院、电视预告为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民生新闻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人才专版/招生招聘
   第A12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招生招聘/人才专版
港产警匪片:未完待续
论《英雄》,不是英雄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B09港产警匪片:未完待续 2014-02-09 2 2014年02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