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康复/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哮喘你知多少?
周敏
  哮喘,顾名思义,包含“气喘”和“哮鸣音”,但仅仅通过典型症状来辨别疾病,将造成大量的漏诊和误诊。这种大众既熟悉又陌生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实病因复杂多样,非典型症状变化多端,严重程度不一,故而临床类型不同,治疗对策各异。

  一般而言,哮喘患者多在儿童期就发病,呈现发作性的咳嗽、咳痰伴气喘,春秋季节容易发作,季节交替的时期容易恶化,气喘等症状夜间比白天重,在遇到冷空气、闻到刺激性异味或接触花粉、食用海鲜后加重;在缓解期哮喘患者可以毫无不适;哮喘患者一般会伴有荨麻疹、过敏性眼炎、过敏性鼻炎等全身过敏状态。

  除了典型表现外,在确诊的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一定有显著的气喘。由于哮喘症状是间歇性的,有的患者仅表现为咳嗽,有的患者表现为胸闷等单个症状,因此在临床上漏诊和误诊情况比较普遍;很多哮喘患者就笼统地被诊断为“支气管炎”或“慢性支气管炎”;其实仔细地询问病史并全面地体格检查后被确诊为哮喘,肺功能检查(包括支气管舒张试验和支气管激发试验)、查找过敏原、检测血中的免疫球蛋白IgE和嗜酸细胞绝对值,都是诊断哮喘的必要手段。而有“哮鸣音”的病人也不一定是支气管哮喘,需要排除肺部感染、结核病等。

  此外,临床上还有很多类型不被大众所认知。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类型,发作时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常常是哮喘早期的一种表现形式,但胸闷、气喘症状不典型,研究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可以演变为典型的哮喘患者。对于以顽固性咳嗽为主要表现、胸片、肺功能等常规检查正常,尤其是常规抗炎、止咳、化痰效果不佳的患者,需要警惕,这些患者经常咽痒难受,吸入冷空气或说话、饮食就会激惹咳嗽症状,咳嗽多为干咳,并且以夜间或凌晨为重,咳嗽剧烈的患者可伴有呕吐或小便失禁,有些患者有呛咳的表现;这一患者人群经常伴随过敏体质或患有过敏性眼炎、过敏性鼻炎和咽喉炎及荨麻疹等。确诊的关键是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肺功能检查,然后结合典型的病史。

  在女性还有两种相对陌生的哮喘类型,月经性哮喘和妊娠哮喘。部分育龄期女性的哮喘症状往往和月经周期有关,一般在月经来潮前或经期出现哮喘症状加重,称为月经性哮喘。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有30%-40%的哮喘女性在月经前期有哮喘症状加重,在月经前2-3天哮喘发作倾向达到高峰;有人认为月经性哮喘与对“内分泌激素过敏”有关,也有人认为是经前紧张症有关的精神变化所致。由于月经来潮时黄体酮水平比较低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支气管壁的微血管通透性增加,雌激素水平和前列腺素的合成水平都有变化,这些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哮喘症状的加重都有一定关系。在治疗上除了常规治疗以外,可以肌肉注射黄体酮改善症状。

  妊娠期哮喘患者36%病情改善、23%病情恶化,41%病情无变化,提示妊娠哮喘可受多种因素影响。随子宫的增大和腹部的膨胀,腹部前后径增大,横膈活动度受限;妊娠时激素的释放可使胸壁弹性改变,妊娠引起的横膈和胸壁的作用改变致使肺功能改变,有时出现胃食管反流也会诱发哮喘发作。但也有一些改变会减轻哮喘症状:妊娠期血浆中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增高、组胺酶活性增强,可减轻哮喘速发型和迟发型炎症反应;孕激素增多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孕晚期前列腺素E浓度升高亦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以上皆有利于减少和缓解哮喘发作。哮喘急性发作常易在妊娠24-36周,在分娩时,哮喘通常很少急性发作。因此,对于有哮喘病史的孕妇而言,不要过于紧张,因为哮喘病情不一定因为妊娠而加重。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哮喘的常见诱因还有药物与运动。药物性哮喘主要是应用某些药物而引起的哮喘发作,最常见的药物是阿司匹林和非甾体类的抗炎药物,白三烯受体调节剂对于阿司匹林哮喘效果比较好。还有很多冠心病、高血压患者经常使用的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也可诱发哮喘发作;此外,手术时使用的硫喷妥钠和肌松剂(琥珀胆碱)也可能引起支气管痉挛。在做影像学检查时,使用的有些放射性造影剂也可能引起过敏性哮喘反应。对于以上药物性的哮喘必须立即停用有关药物,予以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

  运动性哮喘主要在一定量的运动后出现急性短暂的大小气道痉挛,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经过休息可以缓解。研究发现运动可以刺激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释放组织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这些炎症介质会引起支气管痉挛诱导哮喘发作;而且剧烈运动时大量水分经气道损失,支气管局部的渗透压增高,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平滑肌进一步收缩,气道阻力显著增加。对于运动性哮喘需要做运动激发试验证实。诊断明确的患者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临床上多见的尤其是青少年在长跑后出现哮喘发作,这类患者尽量免修体育课或在运动前使用预防发作的哮喘药物。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科的常见病,认识哮喘的不同类型才能合理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大众来讲,增加对哮喘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防病保健意识,有类似症状的尽早到呼吸专科进行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周敏(副主任医师)

  (本版文章均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科供稿)     本版图片 TP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热线速递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时尚先锋
   第B10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2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体坛轶事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哮喘你知多少?
和健康过不去
“呼气”检查辨清咳嗽元凶
广告
新民晚报康复/康健园B04哮喘你知多少? 2014-02-17 2 2014年02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