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捕捉、绝育、放归,志愿者、社区业主、宠物医院协力参与——~~~
捕捉、绝育、放归,志愿者、社区业主、宠物医院协力参与——~~~
捕捉、绝育、放归,志愿者、社区业主、宠物医院协力参与——~~~
     
2014年02月17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捕捉、绝育、放归,志愿者、社区业主、宠物医院协力参与——
申城探索流浪猫“护控”新模式
范洁
■ 近年,越来越多“80后”志愿者参与申城护猫行动,推广更科学更文明的动物绝育理念 “TNR进行中”供图
  本报记者 范洁

  流浪猫狗是城市管理的长期难题。这些游荡在公园绿地、居民社区的小家伙,有人将它们看作亟待保护的弱势群体,有人则将它们视为扰民、疫病和不安的“化身”。

  “扑杀”还是“放养”?两派陷入对峙,激烈交锋。然而,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流浪动物的数量,或许更值得思考。

  在上海,一支由20多名“80后”组成的志愿者团队,正借鉴国际通行的“TNR”模式——捕捉(Trap)、绝育(Neuter)、放归(Release),探索一条更科学、可复制的救助之道。

  消除“猫患”

  专业捕捉驱虫免疫

  先在诱捕笼底铺上报纸,再将猫粮放于踏板后方,别忘卡好安全扣,最后罩上一层不透光大布,静候流浪猫“上钩”进笼……上周六下午2时,宝山区通河新村站附近某小区内,一场“捕猫行动”正在上演。

  “诱捕高手”并非残忍逐利的“猫贩子”,而是上海“TNR进行中”的志愿者。一下午,他们总共捕获5只公猫和2只母猫,小家伙们被送至共和新路的宠物医院,其中5只已于昨天完成绝育手术。

  原来,该小区常年“定居”着20余只流浪猫,“猫患”引发居民强烈不满。“小区内的地下车库、花丛绿地、健身设施等公共场所都被‘霸占’!”“半夜叫声像小孩在哭,吵得整晚睡不着觉!”“流浪动物容易沾染病菌和寄生虫,是疾病的传染源!”小区居委会、物业不断接到业主投诉,人与猫的矛盾非常尖锐。

  张阿姨和史小姐,因为经常给这些流浪猫喂食,更被推至斥责的风口浪尖:有人定时喂养和照顾,流浪猫不就越来越多?

  “家里没地方收养,现在连喂食都不允许,难道只能看着它们自生自灭?”史小姐道出很多“爱猫人士”的苦恼和困惑。近年,流浪动物“群护”模式在上海兴起,包括退休阿姨、公司白领和90后学生等在内的喂猫人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志愿者团队。据统计,全市有超过200名志愿者以社区或街道为单位,自发地承担起流浪猫狗的养护。

  通过网络求助,史小姐和张阿姨找到“TNR进行中”,并自掏腰包为流浪猫绝育。TNR分别对应英语中“捕捉”“绝育”“放归”三个单词的首字母,而这支由20多名“80后”组成的“护猫团队”,把一个区域的流浪猫尽可能全部捕捉后,将施以绝育手术并驱虫免疫,再放它们回到原来生活的地方,由爱心人士继续照顾,提供水和食物。

  繁殖无度

  爱猫人反思解决之道

  目前,上海流浪猫的具体数量难以统计,不过总量庞大却是毋庸置疑,很多小区的流浪猫已经“超负荷”“过饱和”。动物保护理念不同、养宠方式冲突,“爱猫人”与“厌猫者”的交锋时常见诸报端,轻则争吵指责,重则演变为暴力冲突。

  “依靠爱猫者的个人能力,养得了一只猫、十只猫,养不了百只猫、千只猫,救助只是杯水车薪。”谈起开展TNR项目的初衷,32岁的周磊坦言“解决流浪猫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我自己就养着5只猫和1条狗,有断腿的、有眼瞎的,切身体会到单纯救养是个无底洞。相比喂食和照料,更应反思如何从源头解决。”

  流浪猫在城市泛滥,归根结底一是主人的抛弃,二是无序的繁殖,后者是最主要的原因。“猫的繁殖能力惊人,放任其繁衍,生育的后代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周磊举例,一对未绝育的猫,如果每年产仔2胎,每胎2-8只,理论上第5年就会增加至12680只,第7年就将超过42万只。

  “以绝育代替扑杀,TNR是目前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流浪动物管理和救治方式,在国际上已经实行数十年,上海、北京等地尚处起步阶段。”周磊介绍,据统计如果一个区域内70%的流浪猫绝育,总数可保持稳定;如果绝育率接近80%,数量将平稳下降。

  社区试点

  多方捐资破解难题

  志愿者们决心从街道、居委会入手,推广绝育项目。“毕竟力量有限,大范围推广和普及并不现实,所以我们先在一两个居民小区做试点,希望以点及面起到示范作用。”

  取得居民同意容易,但费用是绕不开的问题。在上海,给猫绝育的平均价格为公猫每只400元,母猫500元。手术费高昂,流浪猫数多,成为难以跨越的一道坎。

  在长宁区周家桥街道的某个小区,这个难题通过“喂养员带头、志愿者协助、小区业主募捐、居委会监督”的模式破解。

  “小区的流浪猫已成气候,经过喂养员和志愿者的宣传,业主自发募集近2000元流浪猫绝育基金。”该社区居委会宋书记介绍。

  2012年10月,小区内第一批12只流浪猫“被捕”并送医。为了有效识别,绝育手术时,兽医会剪去流浪猫耳尖约0.9厘米的一个小角作为标记。居民们很快发现这些“剪耳”的流浪猫更温顺。“不会闹春嘶叫、随处便溺,减少扰民。”“性情也起了变化,更慵懒和可爱,我以前很怕猫,现在不会为避开它们绕道回家了。”

  TNR行动逐渐得到居民认可,居委会也积极为志愿者提供便利。在每年两次的爱心义卖活动上,有一个摊位专门陈列志愿者与爱猫人共同绘制的展板:猫咪靓照、流浪区域、绝育时间、费用开支,小区内流浪猫的信息被图文并茂地串联起来。“很多业主看到后,自愿募捐希望为更多流浪猫绝育,还有人主动提出加入志愿者队伍。”至今,该小区内已有43只猫完成绝育。 

  自2012年2月成立至今,“TNR进行中”已在长宁、徐汇、闵行、宝山的5个社区开展救助行动,共为近400只猫绝育。

  低价绝育

  公益模式期待推广

  在上海,像“TNR进行中”这样的流浪动物保护组织还有很多,普及科学养宠理念、联系流浪动物领养事宜,尽管形式不同,但志愿者们却有一个共识:绝育,是流浪猫唯一的生存之道。

  筹募绝育基金同时,志愿者们也在向医院争取更优惠的手术价格。2013年11月,上海3家小动物救助组织(“ThinkAdoption”团队、爱稀宠物、“TNR进行中”)推出“流浪猫优惠绝育”行动,与8家宠物医院协商,只要经志愿者审核,普通喂养人救助的流浪猫也能享受低价手术。这项公益服务,正在全市推广。

  绝育“公益价”为公猫70元,母猫95元,满5只还能享1只免费绝育,接近市价的四分之一。志愿者们的核心目的,就是普及绝育理念,解决费用来源。目前比较理想的模式是:喂养人出一点、公益资金贴一点、宠物医院降一点。三方同时出力“多管齐下”,将有效解决城市流浪猫数量过多、扰民、染疫等一系列问题。  

  第一批绝育优惠活动在今年2月5日结束。据统计,8家合作医院共绝育208只流浪猫,其中55只公,153只母。今年,合作的宠物医院将推广至23家,分布上海的10个区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热线速递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新民图视绘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人际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时尚先锋
   第B10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2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体坛轶事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申城探索流浪猫“护控”新模式
“领养”也是控猫有效途径
《流浪动物绝育建议书》获评2013年度“优秀人民建议”
新民晚报焦点A05申城探索流浪猫“护控”新模式 2014-02-17 2 2014年02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