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2月2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关于占座这件事
郁晶陶
  郁晶陶

  大学里,图书馆、自习室的一个座位,往往是许多学生眼中的宝贵资源。和教室、宿舍相比,那里有资料、有网络、有空调、更安静。因为少,所以宝贵,所以需要“占”。

  据当地媒体报道,湖南一所大学的图书馆腾出了3间自习室,如果学生能抽中“座位卡”,就可以“合法”占座一年,被戏称为“摇号”。几年前,北京一所大学也被报道通过“摇号”分配自习座位,虽然校方随后否认,但也没有详细说明真实的分配方式。“摇号”之后可占座一年,对于没抽中的学生来说显然不太公平。那么,怎样分配才更合理?

  最“原始”的方式,是先到先得。谁到得早,谁就坐到位子,公平合理。当然,它也有“副作用”。在期末之类的特殊时段,一大清早在图书馆门口等候开门的长长队伍,蔚为壮观。正因得来辛苦,不少学生即便长时间离开,也要用书本等物占座。我在就学期间,经常遇到阅览室座位被“占满”、实际在座人数却不到一半的景况。这时,我就找个空位坐下,有时几小时后也看不到“原主人”返还。对此,大家心照不宣、相互理解,又有点无可奈何。

  新技术带来新选择。现在有种智能选座系统,能让学生预约座位,还能在学生离座一定时间之后,将座位重新释放,供其他学生选择。这种系统也遵循了先到先得原则,又可以提高座位的使用率。但要运用新技术,必然需要资金投入和硬件设备。

  占座是大学校园中的一个小小细节,倒可以由此讨论有限的公共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最治本的方法,当然是增加资源,让资源的分配更加宽裕,让使用资源的人不再焦躁而无奈。暂时无法治本,就要治标,至少要实现更大程度的公平。当然,如何才算“公平”,需要一个逐渐达成共识的过程。科技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必须承认,没有一种分配方式是完美的或“包打天下”的,很多时候,只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不差”的那一个,而执行效果的关键还是人。无论如何,都应以资源使用者的合理利益为先,不能为了让管理者的工作更轻松,就把资源匮乏的压力全部推给使用者。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财经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2014索契冬奥会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幸福之门/专版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体坛轶事
   第B12版:域外传真/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静观英国政府组团来沪学教育
“烧钱”为了什么?
关于占座这件事
让廉洁政府带动“干净社会”
免费“老汉堡”
韩剧引发的中国感伤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3关于占座这件事 2014-02-24 2 2014年02月2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