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个多小时的审议中,上海代表团八位代表先后发言,总书记一一回应,令人印象深刻。
自贸区
万事开头难上海要大胆试
昨天下午三时整,审议准时开始,会议的主持人是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代表,他建议大家热烈欢迎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团审议,会场内响起一片掌声。
第一位做审议发言的是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代表。结合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杨雄详细介绍了自贸区建设。他在发言中开宗明义,“上海将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明确要求,把建设好、管理好自贸实验区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改革任务,全力以赴抓好落实。自贸区挂牌运行半年以来,新的制度框架初步形成。”
自贸区建设,也出现在王战代表的审议发言中。王战是上海社科院院长,长期从事理论研究,他关注如何准确把握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谈到自贸区,他说,目前自贸区总共28平方公里,80%的区域原来都用掉了,这样的体量来承担改革重任,就好比“小马拉大车”,是否可以适度扩大辐射浦东?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增加自贸区新试点。
总书记在回应时说,自贸区不是政策洼地,不是地方向中央要很多政策。上海加快推进自贸区建设,开局良好,运营有序,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是“种苗圃”不是“栽盆景”,制度创新要可复制可推广;万事开头难,自贸区是国家战略,上海要大胆闯大胆试。
八项规定
坚决把权力牢牢关进笼子里
最近,网上流传一个视频,说的是一年多来,因为八项规定,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有了变化。“大家都说这个视频传递了一种正能量,让人感受到风清气正。”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监察局副局长花蓓的审议发言,就从这个视频开始。“但一种疑虑是,八项规定会不会是‘一阵风’,这条路能否走下去?”花蓓说,我们究竟该如何回应人民的担忧,让老百姓看到,“权力的笼子”不是纸糊的,扎得牢固,而且还要用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扎牢这个“笼子”。
“扎紧笼子,就要管好钱、用好权。”花蓓说,如何管好钱、用好权?一是要通过制度加科技的途径,从源头上管好公共财政资金。上海探索把财政性资金纳入到统一的监管系统,通过推广使用公务卡等措施,从事后监管转变为更注重事前事中的监管,取得较好的成效。建议要通过制度加科技的途径,用信息化手段固化制度,优化管理,强化监督,实现管好钱的目标。此外,还要用好权,这个权即行政审批权力。当前政府正在积极推进建立审批事项负面清单制度,从源头上实现简政放权。“目前,还要更关注‘玻璃门’现象。”花蓓说,一重“玻璃门”就是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建议要全面清理非行政审批许可事项,真正让行政审批权力晒在阳光下;建议要在下一步简政放权中加以考虑,使行政审批制度政策不仅仅是放权、分权、限权,更要简化权力,优化权力。 (下转A4版) (上接第3版)
在回应花蓓代表时,总书记的一句“大白话”发人深省。他说,“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八项规定树了新风,但目前我们还有一些顽症,很容易反复;所以,要保持耐心和定力,要牢牢抓住不放,坚决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希望和梦想
不想根本达不到,想了才有可能
朱国萍的发言从一个故事开始。她说,今年春节,社区里有户人家小孩子生病,去大医院看病,要在平时,没有两个小时根本看不上医生,这回没几分钟就看上了,医生也很耐心,细细看了一番,大家都放心了。去医院的路上呢,地铁顺畅,路面干净,一家人感觉这回是真正享受了优质医疗资源。
“不过,公共资源配置是不是都能这么好呢?”朱国萍话锋一转,公共资源怎么才能更优化,看病、就学,样样压力山大,怎么才能不让老百姓活得这么累呢?“二三线城市的公共资源怎么配置优化,也能有好医院,好的学校,惠及当地百姓,大家不必都奔北上广?”朱国萍说出了她的希望。
接下来,发言的是廖昌永代表。“这会儿,我紧张又激动,我只会唱歌,说话不习惯,这回,我努力说的比唱的差得不太远吧。”廖昌永的坦白,引来一阵哄笑。
总书记笑问:你做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很多年了吧?
廖昌永答:一年多。
这一年多,除了做副院长,他还看了《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这些节目很火,活跃了大众文化生活,也发现了一些草根人才。但问题是,流行音乐太多,却没有中国好民乐、好戏曲、好声乐,老百姓的营养好像太单一。”
今年,上音将演出歌剧《一江春水向东流》,今后还会演出歌剧《日出》和《家》。廖昌永的遗憾是:上海已经成功演绎了很多经典,但缺乏名扬世界、长期传承的原创歌剧作品,世界歌剧舞台上,没有一部中文演唱的歌剧。“我有一个梦想,在世界重要歌剧院,也有中国创作、中国作品。”
两位代表,前后发言,一个说希望,一个说梦想。总书记在回应时说,朱国萍的故事讲得好,故事比道理生动,公共资源均衡化,非一日之功,不可一蹴而就。中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大家有病都来北上广;今后,大医院的医疗优质资源不妨均衡分布。
至于廖昌永的“歌剧梦”,总书记说,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强盛标志。有梦想好,凡事不想根本达不到,想了,才有可能实现。
环保
不是让我做,而是我要做
盛亚飞代表是上海市松江区区委书记,重视农业和农民问题,他的审议发言关注如何深化农村集体土地改革;陈戌源代表来自上海国际港务集团,作为董事长,他关心如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代表对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阐释,一样引人关注。在张全的审议发言中,总书记问的几个小问题,耐人寻味。
总书记问:上海比北京PM2.5怎么样?张全答:稍微好点,不过,去年12月上海也很糟糕。总书记又问:春节期间,上海鞭炮情况怎么样?张全答:今年春节,上海少放、禁放烟花爆竹达成了很好的社会共识,宣传工作做得好,很多市民不放鞭炮,监测表明燃放量降低了六七成。可见,发动社会力量重视环保,这也是一种社会治理能力,公众心中雾霾没了,环境治理一定有希望。总书记的回应是:环保,不是让我做,而是我要做。
特派记者 姚丽萍 宋宁华 叶薇
(本报北京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