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特别报道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0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只冷鲜三黄鸡的“上市日志”
陈杰
■ 食药监执法人员在一商户检查冷鲜鸡 记者 陈梦泽 摄
  阿黄是一只浦东三黄鸡,出生在奉贤的饲养场里。虽然出生时结局已经“注定”,但它的命运和许多“前辈”相比,还是有些细微的改变。阿黄原本可以活着进入各大菜场,但现在,要进入屠宰场,加工成冷鲜鸡。

  为什么要加工成冷鲜鸡?原因很明显,禽流感的出现警告我们,活禽和活禽市场往往成为病毒传播的温床。按照相关规定,从1月31日至4月30日,全市暂停活禽交易,就是这个原因。

  那么,什么是冷鲜鸡?也许很多人只是听说过,却不闻其详。阿黄被屠宰后,身体(鸡胴体)被迅速进行冷却处理,温度在1小时内降至0℃-4℃。而且,这个温度要在后续的加工、包装、储存、运输、流通、销售的过程中始终保持。

  问题接踵而至。为什么是0℃-4℃?专家说了,保持这个温度范围的冷链条件,能较快降低鸡胴体内的温度,并在鸡胴体表面形成一层干燥膜,减缓鸡肉水分挥发,从而阻止细菌生长和繁殖,保证安全、卫生。

  因为阿黄的身体在加工过程中,没有经过低温冻结,所以“冷鲜鸡”不是“冷冻鸡”,不需要解冻,也不存在鸡肉中的汁液和营养成分的流失。而且,阿黄身体内的蛋白质分解成较多的肽类、氨基酸及具有鲜味的核苷酸,使肉质变得柔软,有弹性,容易煮酥,肉鲜、味香,口感好,营养物质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接下来就是进包装了。冷鲜鸡胴体应独立密封包装,阿黄身体的包装袋外面附有一张“身份证”,上面有生产商信息、生产日期、净含量、储藏方式以及保质期,“身份证”的下面还有一张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

  阿黄坐进公司的冷链运输车,来到中山公园的家乐福超市柜台,静静地等待自己的买主。

  从今天开始,《冷鲜鸡生产经营卫生规范》作为上海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开始实施。这个标准创造了一项“国内首个”,就是国内首个覆盖从检疫到销售全过程的冷鲜鸡食品安全标准。对冷鲜鸡保质期也有了规定,最长不得超过6天。

  在国外,像美国、欧洲等许多国家都已经逐渐替代现买现杀的“热鲜鸡”和“冷冻鸡”。在我国香港,目前市场上供应的“冷鲜鸡”也逐渐地在替代现买现杀的“热鲜鸡”。

  事在人为,消费习惯也可改变。

  本报记者 陈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特别报道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专版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旅游资讯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一只冷鲜三黄鸡的“上市日志”
市食药监管局执法总队成立
“春令热线”今天闭线
食品如何贮存可保新鲜与安全?
货轮把受辐射海鲜带来上海?
新民晚报特别报道A05一只冷鲜三黄鸡的“上市日志” 2014-04-01 2 2014年04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