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水武义行
岑燮钧
  岑燮钧

  武义有山有水,安安静静,是个好地方。

  武义在浙江不算太出名,它的景致也是如此,没有山响的名头,却耐看,耐玩。

  在俞源太极村,我们见到了所谓太极田。古人讲究风水——“风水”一词误会很深,除却神神叨叨的外套,实则里面有大道理,也即是今日所谓“宜居”。四围山色中,一溪穿村而过。这溪据说是改道过的,刘伯温设计,像太极图的中线那样S了一下,顿觉意趣无穷。溪两边,还有太极的鱼眼,一则古树葱茏,一则黄土裸露,以合乎阴阳之道。这在我等俗人看来,不免好玩,几乎把土地美术化了,让人想起神秘的麦田怪圈。

  进村有一丛古树,郁郁苍苍,参天而立。一路阴翳,恰似时间隧道,沟通古今。而在古树掩映中,伯温草堂更像是一处茶亭,仿佛刘半仙就坐在对面喝茶,给我们说道。

  另一处古村落,也依山傍水。村名叫郭洞,实际上不是洞,却端的是神仙洞府。村口一座石桥高高拱起,桥上一座风雨亭,两边古树对夹,下面长溪蜿蜒,旁边一块荷田。这些景致合一处,那意境就出来了。这样的意境,现如今都成了风景区;而古人,就生活在风景区里——看来,今人弱爆了。更奇的是,就在村边的山上,有一块原始森林。即使是在动乱的岁月里,都没有被破坏。如今,修了羊肠小道,也只做氧吧,可以深呼吸,却不能动手动脚。前人明白得很,树在村在,树毁人亡,盖因山势陡峭,如发生泥石流,可直冲而下也。

  今人进城市,古人亲山水。牛头山就是这样的好去处。相传,唐朝的著名道士叶法善就在这里修炼,活了105岁。他曾被皇帝征召,做过鸿胪卿,但死后依然归葬故乡。长安虽好,毕竟不是久留之地;只有牛头山,才是永久的归宿。你看,这水清澈见底,正可以涤荡风尘;这山,高耸入云,当有仙鹤飞来,接你归去。远望峰顶,似有天宫,云漫重霄,亭台飘渺,殿角峥嵘,飞阁流丹,不啻是神仙居所。如能手握麈尾,游戏云雾,那就更妙了,既得魏晋风度之玄妙,又兼道家逍遥之旨趣。可惜,今人的功名心太炽热,怕是难再“有能与其奇者”了。

  牛头山之妙有四。一是妙在栈道。一路之上,临深渊,依绝壁,于无路处盘旋而上。回首来处,栈道如山间飘带,几欲半空飞舞。二是妙在索桥,桥长百米,连接两峰,远远望去,上不着天下临无地,让人不寒而栗;而人在桥上走,如凌空微步,只可往前看。三是妙在一线天。上蜡烛峰,须得登天梯。人说上天无路,蜡烛峰却为凡间留下了一条狭窄的山道。两边都是峭壁,拾级而上,耳听道家仙乐,人却气喘如牛。四是妙在峰上平台,可以骋目远眺,“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即此之谓也。难怪叶法善要以此为修炼之所。而峰顶道士,面色古雅,神情自若,螺髻长须,身轻如燕,颇具仙风道骨,焉知不是另一个叶法善呢?

  这么好的去所,只消停得半天,实在遗憾。可是,即便流连再三,又能怎样呢?我们上山是为了下山,古人下山是为了上山。而下得山去,也没有我们的位置——我们只是匆匆过客。

  但好地方,总让人怀念——其中必有武义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目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博览·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广告
非公医院大有作为
今天老师没有来
鹿鸣幽深透书香
庐山锦绣谷 网纹画
玉中之玊
榕树的聪明
今宵灯谜
山水武义行
新民晚报夜光杯A23山水武义行 2014-04-03 2 2014年04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