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4年04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评估终止后谁主高校“沉浮”?
赵志疆
  赵志疆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高校重点学科审批,一直都是许多高校办学过程中的指挥棒。但近年来重点学科审批饱受争议,日前《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发布,取消了国家重点学科审批。

  高校综合实力的竞争,其实就是学科水平之间的竞争。当然,对于高校来说,参与评估不仅为展示竞争实力,同时也为争取“重点学科”,以赢得更多的政策与资金支持。面对有限的教育资金,评估的巨大魔力不难想象。

  但是,因为掺杂了太多利益诉求,高校评估日渐在实践中偏离了既定的方向。早在2008年,时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的纪宝成就曾列举了高校评估的“三宗罪”:第一,评估太多太滥,缺乏总体设计;第二,教育评估体系、方法单一,拉不开差距;第三,评估造假,敷衍了事。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既不失为对外界质疑的回应,也不失为一种高校发展理念的纠偏。更为重要的是,也终止了评估主导的形式主义泛滥,以及高校间以引进人才之名互挖墙脚的乱象。

  取消重点学科审批只是祛除高校行政化的一部分,并不意味着评估本身毫无意义。对于高校而言,衡量学科实力需要评估,问题的关键是,由谁来为此打分?实际上,这也正是行政力量退出之后备受舆论关注的焦点。作为国际通行惯例,引入完善的独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当为大势所趋。与行政力量主导的评估相比,第三方评估不仅更加客观中立,而且因其不具备资金分配的作用,高校也更能心态平和地接受。当然,前提是评估机构足够专业而权威,干的不是有些社会机构以评估、评奖谋利的勾当,并能以公开透明的方式提请公众监督。

  行政力量主导的评估之所以滋生诸多乱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涉及资金分配。没有了重点学科这个标杆,在教育资金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分配显然是各高校最为关注的问题。以往高校不惜成本参与评估,多希望通过“重点学科”评估在资金分配中重新洗牌。如果教育资金不能以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形式分配,即使取消了重点学科审批,也难免会有其他的行政审批取而代之,使其积极意义大打折扣。

  以向学校放权为方向,淡化学科审批的行政色彩显然只是第一步,由此,还应当逐步取消重点实验室、国家精品课程等其他各类行政审批项目,并在招生、学位授予等领域推进简政放权,只有真正实现了自主办学、学术自治,高校才能坚守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灵魂,而不至于在整齐划一的评估中泯灭特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目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4版:博览·人物/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广告
评估终止后谁主高校“沉浮”?
省下的都是钱
泡 面
放要真放,管要真管
新衣帖
奇葩建筑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评估终止后谁主高校“沉浮”? 2014-04-03 2 2014年04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