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政府来说,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不简单,也不容易。现实中存在的种种“肠梗阻”现象,充分体现了这种自我革命的难度。一是放权不对位。给海岛城市下放草原经营许可,向缺煤地区下放煤炭开采类许可事项,看上去权力不少,实际上有权难用。二是放权有水分。一些行政审批事项中央下放了,省市又捡起来;部委取消了,协会又如获至宝。三是放权不彻底。受理权放了,终审权紧攥手中;决定权放了,发证权却不放。克服这种“没好处的容易放,有油水的死命攥”的苗头,是简政放权的难点。
简政放权绝不是让政府当甩手掌柜。面对权力下放的过程,如何构建联动机制,让上面放得到位、基层接得住盘,使权能匹配、权责对等、权属清晰?面对简政放权后的市场,有没有事中事后的监管能力,能不能建起横向到底的监管网络和科学有效的监管方式,进而跳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怪圈?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仅需要大公无私的勇气,更需要善于学习的智慧。(人民日报评论部 刊今日《人民日报》 本报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