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环境安全中心主任霍尔登在研究报告中写到,过去20年间,含有三氯生以及三氯卡班等抗菌成分的产品数量迅速增长,到2014年已经超过2000种,抗菌产品不但包括香皂、清洁剂、服装和牙膏,甚至还有婴儿用安抚奶嘴。
这些产品使越来越多人暴露于三氯生以及三氯卡班等化学物质的影响下。统计数字显示,四分之三美国人尿液中能检测出三氯生成分。
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日引述霍尔登的话报道,曾有研究表明,三氯生可能扰乱人类荷尔蒙水平,提高出现不孕、早熟和其他发育问题的风险。
在医院和其他健康中心的使用经验证明,抗菌产品能有效杀死微生物,含有三氯生成分的牙膏对治疗牙龈炎也有一定帮助。但是没有证据证明,对普通人来说,抗菌产品带来的益处超过一般日用品。
霍尔登认为,抗菌产品对普通人无效的原因是使用方法不对。以抗菌洗手液为例,把这种洗手液涂抹到手上之后,必须搓洗20到30秒才能有效杀死微生物。但调查显示,人们洗手的平均时间只有6秒。
更危险的是,微生物可以逐渐适应抗菌物质,增加它们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霍尔登说,为防止滥用抗菌产品,必须出台管理规范。他提出,应要求含三氯生和三氯卡班成分的抗菌产品只在药房出售,购买含三氯生成分的牙膏时应出示医生处方。
实际上,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去年底要求抗菌产品生产商在一年内提交证据,证明其生产的抗菌洗手皂与抗菌沐浴液的安全有效性,包括证明这些产品比普通香皂更能预防疾病感染的临床数据。若无法出示证明,则必须从产品配方中去掉抗菌物质。
霍尔登说:“这一举措是谨慎又重要的一步,既保护了抗生素的有效性,又减少了普通人暴露于可能有害的化学物质前的风险,还能控制抗菌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