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好比娱乐圈的“潜规则”,不少都是从内部曝出的;电商行业的“潜规则”,也需要急于上位的二线电商来一炮散弹枪。原以为3·15之后的4月会是电商淡季,没想到愚人节这天国美会发动反攻。作为由传统家电连锁转型而来的二线电商,自揭行业所谓的“底价”黑幕,意外成为国美突围路径。
此前,国美总裁王俊洲说出电商行业“不能说的”四大价格欺诈手法:第一种是“拔苗助长”、虚构原价,实际上该商品本来就应该以打折后的价格销售,所谓的原价根本就不存在;第二种是限量低价,即以少量低价产品作为噱头,号称零元起、一元起、零元购,实际上只卖两三台;第三种是有价无货,即标一个非常低的价格,但当消费者准备下单时却显示无货;第四种是先涨价再打折,即宣传说打两折、三折,但其实是先把价格涨上来,然后再降价。
而在揭丑之后,国美也摆出了自己的电商行业竞争观:一是要用正品和主流商品竞争,而不能用杂牌、冷门品牌凑数;二是不限量,不搞噱头,不搞忽悠,凡是敢拿出来做促销的商品一定是非常充裕。于是,顺承而下就有了4月份的国美“最强店店庆月”率先开打线上家电价格战,其中包括与海尔的30亿元的年单专供机,以及在京沪穗等地的大家电“一日三送”服务。国内电商专家鲁振旺指出,国美以前是大团队、大营销,但现在的低价战略对国美这个电商后来者来说更有优势。国美的低价战略以不高的成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曝光率,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用户,迅速地积累规模。
有意思的是,这次国美伪低价炮轰的举例对象,意外地没有选“老对头”苏宁,而是传统B2C电商大佬京东,甚至摆明了说:“因为京东的价格在明处,我们可以随时查到,消费者到门店后看到国美价格比京东高我们可以马上降价。”不过,到底是“傍大款”还是“抢眼球”,实际上从消费者角度看,更关注的是在自揭行业“潜规则”的同时,国美能否带来电商行业久违的“真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