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中韩两国央行签署的这项关于人民币清算安排的新备忘录,是基于双方共同的需要。赵锡军说,他的韩国朋友普遍认为中韩贸易投资相当活跃,增长很快。两国十分关心应当如何保持这个势头,通过怎样的货币支付和清算机制,让中韩贸易投资发展得更好。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说,人民币对韩元直接交易便利了贸易和投资,也能减少汇率风险。
他指出,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体。但受制于人民币不能直接兑换,中国在和很多国家开展贸易和投资时不能使用本币计算,而只能使用第三国货币,便利化程度不高。这种对第三方货币的依赖不利于在周边的跨境流通交易和使用。而和外币越来越多双向、直接的交易,可以间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进入今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从3月底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已与德国央行、法国央行和卢森堡央行做出类似的人民币清算机制安排。本月,人民币与英镑直接交易启动。至此,人民币已经与日元、新西兰元、澳元、英镑等展开直接交易。
王军说,从长远来说,通过人民币清算,人民币的使用将朝着国际货币、储备货币和交易货币方向迈进,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能够接受、认可和储存人民币,对货币国际化和经济贸易投资的国际化都有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
韩国现代经济研究院中国问题专家、主任研究委员、经济学博士韩载振表示,中韩人民币清算机制的最终启动将扫除两地贸易和投资使用本币结算的障碍,其好处是由此可降低在贸易和投资方面的交易和结算成本,减少汇率风险。 (李晓萍 苏仲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