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购和打车大战催醒O2O
目前,几乎所有的PC和移动游戏都可以联网进行,而今年以来热门的餐饮、旅游、教育行业的渗透还刚起步。专家认为,“是千团大战和打车软件补贴大战共同催醒了O2O,这既是商家竞争带来的市场洗牌,又拉动了消费、教育了买家。而伴随4G技术的上马,O2O大规模线上交易在技术面的瓶颈已被打破。
数据显示:一方面,中国餐饮O2O在线商务的用户规模,2012年为0.98亿,相比2011年增长58%;而到了2013年这个数字上升到1.39亿,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2亿。另一方面,说到中国打车软件的用户规模,以滴滴打车为例,补贴大战前用户数约2200万、日均订单35万单,而补贴大战没多久用户就突破1亿,日均订单维持在530万单。此外,在线教育的渗透也在提速,到2013年用户数量已经达到6720万人,这种能打破传统教育时空限制的教育新模式,尤其在成人专业技能教育上更有吸引力。
互联网金融已经跑在路上
今年同样受到用户普遍欢迎的还有互联网金融,尽管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碰撞及大讨论已经持续了近一年,但前者的规模并没有因此停止膨胀。综合央行、艾瑞及银河证券的数据看:2014年第一季度,全国的移动支付达到6.6亿笔、3.9万亿元,大众理财年初有8100万户、1853亿元,P2P理财2014年预计值为1443亿元,其中线上交易占到三分之一。
互联网金融今年为何放量?专家指出,网上银行只有实体网点成本的十分之一,目前技术上又解决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难题,这让分散的金融需求有机会平台来解决化零为整的问题。目前相对成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有四种:一是第三方支付,这儿是最早出现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二是金融产品销售,以余额宝、理财通为代表;三是互联网信贷,以P2P贷款为代表,如宜信、有利网;四是众筹模式,即通过互联网展示项目来募集公众资金。不过,尽管互联网金融大军来势汹汹,但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面对三大关:一是监管风险,此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活动经常会突破现有的法律监管边界,进入灰色地带;二是资金风险,P2P借贷平台上会产生大量资金沉淀,容易发生挪用资金甚至卷款潜逃的风险;三是经营风险,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平台洗钱。
在线买车还是件前卫的事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车市,目前通过线上渠道买汽车的人还是少数,但据尼尔森的最新调查,有92%的用户在买车的时候,希望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汽车的相关信息,已有86%的人愿意考虑通过互联网购买汽车,用户对于整车电商的接受和使用程度大大高出预期。以最先尝鲜天猫“双11”的汽车之家为例,2013年中国汽车年产销6.35万亿元,而汽车之家去年“双11”的交易额也有26.43亿元。在刚刚过去的今年“6·18”电商大战中,汽车之家又和“6·18”的始作俑者京东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消费者在京东上的汽车之家车商城官方旗舰店里买车,能看到全国20多个汽车品牌80个车系参加,期间只需在线支付499元定金,线下提车时就能享受定金抵扣购车款、千元油卡、购车礼包等多重优惠。当然,汽车电商目前还不能撼动传统汽车销售商,一方面因为传统经销商体系难破,另一方面也缺乏定价权,这让汽车电商的转化率还不高。
《报告》还指出,伴随传统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逐次转移,移动服务的机会窗口还刚刚开启。除了上述行业外,包括在线旅游、在线视频及传统家电、可穿戴设备及车联网、虚拟运营商……互联网正在重塑网上和网下的边界,也让创业新人得以和业界大佬共舞。不过,传统行业的互联网跨界之初难免会遇到市场不成熟、模式有缺陷、链条待完善等不理智现象,预计到2014年底将出现一波低潮期,届时缺少资金和经验的小团队将最先退场。
本报记者 胡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