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言墙成“赞的海洋”
走进陈列室,一张泛黄的《新民晚报》放在显眼的位置,正是这张报纸头版对焦裕禄事迹的报道,掀起了上世纪60年代上海学习焦裕禄精神的高潮。墙上密密麻麻的贴纸,写满了人们对焦裕禄的敬佩怀念。
“焦书记,我们怀念您!当年是您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名好党员、一名好人。”一位50后的老人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被您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感动流泪,谢谢您留给我们的财富。”这是一位80后观众的感言。“向焦爷爷学习!给您点32个赞!”一位00后的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他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
观众感动喷涌而出
在展览现场,不少观众是留着眼泪离开展厅的。志愿者讲解员徐兹静是文化宫的舞蹈老师,被临时抽调到图片展担任讲解员。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她对焦裕禄的认识原本还停留在课本上,刚开始,讲解只是背诵复述资料。不久后,她被观众们的情感深深震撼。
“许多上年纪的观众,只要我说到焦书记去世的环节,几乎每批都有人落泪,我曾看到一位大叔立正鞠躬。”徐兹静说,这些老人亲身经历过那个年代,对于展览中的苦难感同身受,展览如同打开他们记忆中的一扇窗,尘封已久的感动喷涌而出。
在所有参观者中,一位90多岁的老奶奶让徐兹静感触最深。老人带着一张小凳子,坐在每一张展板前仔细地看,用小本子记录。徐兹静问她需不需要单独讲解,老人婉拒了她的好意,说已经把所有的内容都记下了,徐兹静问她为何如此认真,老人说:“我是一名老共产党员。”
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