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报《没进初中门先做初中题》的报道刊出后,记者接到多位家长和教师的来电,不是疑惑“假期不补课,开学后落后了怎么办”,就是感叹“不做作业又可以去哪里玩呢”。不料,吴淞中学校长张哲人也打来电话说:“欢迎同学们到我们学校来参加免费的桥牌夏令营。”玩桥牌?免费?爱打桥牌的中小学生多吗?打牌会耽误功课吗?在接到张校长的来电后,记者立即赶往该校探个究竟。
走进吴淞中学体育馆,一张张牌桌前坐满了小牌友,他们正在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学生桥牌夏令营吴淞中学分营”活动。裁判组提供的数字是:9所中学、48支参赛队、239名中学生。但张哲人校长笑着说,选手的学校和年龄肯定有“假”,远远不止9所中学,也不仅是中学生。张校长随手截住一名男选手问:“你是什么学校的?几年级?”男孩答:“我读四年级,是挂在一所初中桥牌队的队员。”原来,闻悉暑假里有桥牌夏令营,不少爱打桥牌的小学生纷纷找个中学“挂名”参赛,难怪一眼望去,赛场内明显能辨出是小学生模样的选手,至少占了四分之一。正是看到了有那么多孩子热衷桥牌赛,主办方于是将比赛分成了小年龄段与大年龄段两个组别。
王懿慈是吴淞中学准高三女生,不仅学习成绩排名年级第一,而且打桥牌还获得过全国季军和上海冠军。“这个暑假我不会去上什么补习班,而是要参加全国学生运动会的桥牌赛,还要参加训练,当然,空下来也会做做暑假作业,毕竟明年要高考了。”刚刚被上海交大录取的汤顺堃和朱一凡两名男生,与王懿慈既是校友也是多年的队友。他俩说,他们年级里10多名桥牌高手几乎都是学习尖子,且都是出自物理班的。“干嘛放暑假了还不痛痛快快地扔下书包?干嘛不到运动场上多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况且,要保持好成绩,一味地埋头‘题海’并不见得效果好。”小汤同学说。
张哲人校长说:“每年暑假我们都坚持开办桥牌夏令营,既是想把更多的学生从补习班里拉出来,而且还深深地觉得,多让孩子们参加点益智类的活动,比加班加点做作业更有利于成绩的提高。”
而在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施斌看来,避免把暑假变成“第三学期”,关键还是要深化教育改革,特别是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要从导向上把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关注点,从单纯的书本知识引向广阔的素质教育天地,暑假里更要放手让学生接触社会,多学点书本上学不到的有益的东西。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