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张家浜
野泳市民络绎不绝
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上海科技馆南侧的张家浜。刚至岸边,远处就传来一阵“哗哗”的水声,循声望去,只见一名上身赤膊的男子正在河中央欢快地游泳,还不时变换泳姿。
不远处,另一名泳客则刚刚从水中上来,正光着膀子坐在岸边休息。“今天游了大概一公里,感觉真爽!”男子告诉记者,他就住在世纪公园附近,这几天申城气温回升,可自己又舍不得花钱去游泳馆消暑,于是来这里“野泳”过把瘾。记者提醒他河边还竖着一块“小心落水,禁止游泳”的警示牌,但他不屑一顾地说:“没什么好怕的,我在张家浜游了五六年了,不也没出事吗?”说完,他又一头扎进水里,向河中央游去。
据岸边一名环卫工透露,“过去每年都有人在这儿淹死,可野泳者还是络绎不绝,其中有些还是未成年的孩子,真为他们捏把汗!”环卫工叹息道。
青浦夏阳湖
5人下湖4人上岸
青浦城区的夏阳湖是一个人工景观湖,最深处水深近十米,湖边虽然设置了多个“水深危险”、“禁止游泳”的警示牌,然而总有人熟视无睹。一天下午,天气炎热,吴某与郑某等5人自恃水性好,来到了夏阳湖内野泳。没想到游到深水区,吴某体力耗尽溺水,郑某等人想施救却没有成功。郑某4人好不容易游上了岸,赶忙拨打报警电话求助。民警赶到现场后,立即会同消防支队开展搜救工作。当天晚上9时许,已经溺水身亡的吴某被打捞上岸。此时,郑某等4人对自己的鲁莽行为懊悔不已。
警方提醒
“珍爱生命,拒绝野泳!”
据统计,每年夏天,申城都会发生多起因市民野泳而导致的溺亡悲剧,其中大部分死者是外地来沪务工人员的子女。公安提醒,万一发生溺水情况,一要大声高呼救命,引起别人注意;二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东西,避免被流水卷走或被杂物撞伤;三要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并保持仰体卧位,全身放松,让鼻子和嘴巴尽量露出水面;同时两手贴身,用掌心向下压水,双腿反复伸蹬;保持用嘴换气,避免呛水;尽可能保存体力,争取更多的获救时间。
本报记者 房浩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