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3:文娱圈/动态
     
本版列表新闻
~~~本报“情义好前夫”报道被改编成沪剧
~~~本报“情义好前夫”报道被改编成沪剧
~~~本报“情义好前夫”报道被改编成沪剧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雨同舟》真爱无价
本报“情义好前夫”报道被改编成沪剧
李一能 王剑虹
  本报讯 (记者 李一能 王剑虹)4月15日,本报报道了奉贤区庄行镇“情义好前夫”邬引军的故事,这位离婚女婿不离不弃照顾前妻一家的事迹感动了无数读者。昨天下午,一场名为《风雨同舟》(见图)的沪剧在奉贤区会议中心进行了首演,该剧正是基于本报“情义好前夫”的报道改编而成。

  因为生意失败被迫与妻子离婚,在他人的误解与嘲讽中依旧痴心不改,当前妻一家遭遇重大变故,他挺身而出扛起重担,最终赢回了自己的家庭,在离婚将近10年后与重伤残疾的妻子复婚。4月15日,本报独家报道了这个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也让广大市民认识了邬引军这个名字,市人大代表柏万青称他为“上海模子”。

  昨天,上海文慧沪剧团在奉贤区会议中心,举行了最新创作的沪剧《风雨同舟》的首演,而该剧正是改编自本报“情义好前夫”的报道。该剧的主创人员,著名编剧赵化南告诉记者,在看到本报“情义好前夫”的报道后,立刻被邬引军朴实而厚重的情义深深地感动,于是向剧团推荐了这个故事。在不到2周的时间里,赵化南就完成了该剧的创作,而文慧剧团则投入了最强的主创团队,由团长王慧莉与艺术总监杨音领衔出演。经过反复修改排练,《风雨同舟》于昨天正式与观众见面。

  该剧导演苏乐慈教授告诉记者,通过本报的报道,她感受到了一种平缓但又震撼人心的力量,在人性受到质疑的今天,这样的故事带来了久违的感动,她也试图把这样的感动通过戏剧传达给观众,让人们在笑声与感动的同时,能够思考一个问题,在面对生死关头的重大考验前,人的感情究竟能有多坚定。

  演出开始后,演员们的精彩表演生动再现了“情义好前夫”的感人故事,随着剧情的起伏,观众们时而大笑时而沉默,在演出结束时,观众们给予了热烈的掌声。记者看到,邬引军也来到了首演现场,在观看演出时数次流泪。邬引军说,他觉得自己并没有戏中演的那么高尚,但剧中那些苦难的日子他却是历历在目,想到了去世的岳父岳母,好几次都忍不住流泪。

  据悉,该剧将在奉贤区演出数场,本月18、19日将在逸夫舞台上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
   第B12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用耳朵听“金庸”每集五角
《风雨同舟》真爱无价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圈/动态A13《风雨同舟》真爱无价 2014-09-06 2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