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甲午同庚千龄会
后人中秋重聚首
管城
■ “甲午同庚千龄会”聚会签名
■ 甲午同庚千龄会第四次聚会合作画
  “甲午同庚千龄会”是1943年由郑午昌、梅兰芳、吴湖帆三人倡议,李祖夔、汪亚尘具体筹备组织,由当时上海社会名流中二十位爱国志士组成的抗日爱国民间团体。其中梅兰芳、吴湖帆、周信芳等人至今誉隆名重,如雷贯耳。郑午昌、张君谋、李祖夔、秦清曾、蔡声白、张旭人、徐光济等君当年也都是中央大学校长、中国国货公司总经理,以及化工、丝织、金融业巨擘,书画、收藏、艺术出版界名家,个个声名显赫、掷地有声。他们都是生于光绪甲午年,在他们五十大寿之际,嗟叹华夏蒙难,国土沦丧,黎民遭殃,亲友零散,而日伪逼迫,强压诱降,事业受阻,生计维艰。他们为抱团取暖、互勉共励,以庆寿为名,组织成立此同庚会,坚定抗战决心、誓不屈从日伪。当年此会成立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给铁蹄下同胞送去心头一丝暖意,给爱国志士一份无形激励。 

  甲午同庚会成立于1943年中秋,此后五年,每逢元宵、中秋佳节会员们均相约聚会。今逢甲午,面对日本右翼势力占岛更名、修法赎武等嚣张行径,不由得人们重又想起七十年前先贤们结社立会的爱国情怀,以及他们不畏强暴的坚强意志。部分当年同庚会成员的后人,通过上海笔墨博物馆进行联络,决定在中秋节学先辈再次聚会。并相约把家中珍藏的史料文物及父祖辈的诗词字画带来交流观赏,重忆当年立会盛况,缅怀先辈爱国义举,再续会友间诚挚的世代情缘,弘扬民族爱国精神,共圆振兴中华之梦。这既是一次书画雅会,更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活动。 

  中秋聚会后,他们提供的同庚会史料,部分先贤珍藏的文物、纪念品和会员间酬赠的书画(如:吴湖帆自书对联、郑午昌赠孙伯绳扇、张君谋赠秦清曾扇)等,以及会员与后人们(如张旭人之子──西泠双社成员、百岁书画家张绶葆等)的书画作品,将由上海笔墨博物馆和上海市文史馆联合组办为期一周的《“甲午同庚千龄会”甲午纪念展》。纪念展设于上海旅游纪念品商厦(南京东路558号)八楼展厅,时间为9月8日下午至9月14日,展览期间每天14∶00至16∶00部分先贤后人将轮流至展馆与参观者见面,亲自讲解和介绍先辈事迹,并与公众互动交流。           管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
   第B12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秋赏紫砂韵
甲午同庚千龄会 后人中秋重聚首
沉香雕双狮戏球
纸本笔墨再现瓷器
美哉金银币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9甲午同庚千龄会
后人中秋重聚首
2014-09-06 2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