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要闻·新民观察
     
本版列表新闻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游客流量屡创新高~~~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游客流量屡创新高~~~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游客流量屡创新高~~~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游客流量屡创新高
科技馆缘何成为上海热门景点?
马亚宁
■ 在科技馆举行的未来工程师大赛上展示的机器人“F1赛道” 记者 孙中钦 摄
  本报记者 马亚宁

  刚刚结束的暑假里,上海最热门的旅游景点悄然多了些“科技味道”——许多游客来沪必游科技馆。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上海科技馆入选2013年度全球最受欢迎的20个博物馆名单。是什么让已经开了13个年头的上海科技“老场馆”,比许多休闲娱乐景点更有吸引力,比许多国内新馆、国外名馆更具人气,让游客“来上海必到此一游”? 

  孩子们称“真好玩”

  你爱科学吗?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内心都会有个真实的声音,想说爱你不容易!于是,许多城市积极兴建一流的科技馆或博物馆:先进的场馆设施、宽敞的现代建筑、精心设计的展览内容……可是,“开门红”之后,很多场馆难逃“新馆效应”后的萧条。不过,上海科技馆却是个例外——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客流量年年创新高。今年暑假,日客流量近2万人次,双休日客流量更是超过3万。在去年已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基础上,今年1-8月的参观人数又较去年同期增长25%,暑期七八两月客流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0.8%。

  如果留心翻看科技馆厚厚的观众留言簿,最常见到的是孩子们歪歪扭扭写下“真好玩”,而家长们的留言要更详细:内容丰富,孩子喜欢,犹如科学世界走一遭……

  破解“吸引力密码”

  国际大都市最吸引人的第一站不仅是风景,还有博物馆和科技馆,这在很多世界名城并不罕见,但在我国却仍是新鲜事。上海科技馆自创了一套独特的“吸引力密码”——常设展+临时展,让科学常看常新。

  上海科技馆展示教育处长竺大镛认为,科技馆展示以静态为主,八方游客见多识广、来去匆匆,愿意停下脚步,看了又看吗? “临展是一家科普场馆的旺盛生命力所在。”竺大镛说,科学要吸引人,要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就要不断更新内容,贴近前沿。展馆里的常设展品,在开馆前已经设计好,观众看多了,新鲜度降低。每年,上海科技馆都会引进5至8个临展,让科普内容不断翻新,内容丰富,形式新奇。

  竺大镛和团队遴选特展有把“尺”:科学好看,还要好玩,展板统统请出去,互动多多请进来。“观众来科技馆不能只带眼睛,更要手动、心动,玩起来。”他们与世界知名科学机构密切合作,引进世界一流的互动体验式科学展览,包括来自意大利的“达芬奇机械发明与机器人展”,引自英国“外星生命探秘展”,源自日本的“时间探索展”,以及德国马普学会的“极致探索展”等。

  而且,临展主题要吸引力十足,最好是观众一听就浮想联翩,跃跃欲试。“动手做”展项要占到90%以上,科学不再只是知识,而是身边的一连串小体验。例如,美国“天才后院”带来的开放实验,每一组都请现场观众做“实验员”参与其中: “动动我的胳膊,牵动你的手”,人体肌肉里看不见摸不着的生物电,一下子就被感受到了。 

  科普旅游“新天地”

  科技馆经营管理处处长郑弘瑜说,上海科技馆是国内最早探索市场化道路的科普场馆——在充分发挥科普公益性的同时,积极开拓科普旅游市场。到目前为止,“上海科技馆一日游”是国内最成功、最热门的科普旅游线路。“我们坚持既做国内一流的科普场馆,又做有内涵的上海旅游景点,与全国各地旅行社广泛合作,推广科普游线路。从今年开始,又与中西部地区旅行社‘手拉手’,吸引更多西北、西南地区的游客。”

  目前,以上海科技馆为主打的沪上科普一日游或二日游,在来沪游客中颇具知名度。无论是散客还是跟团,或者依据网上攻略的“自由行”,科技馆已经成为游客心目中“上海旅游地图”的必经地。特别是对于众多长三角游客来说,周末坐大巴去上海看科技馆,已然成为家庭亲子休闲的“常规节目”了。

  创新种子“萌芽地”

  上海正在积极探索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这不仅需要一批顶级的科研创新机构、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众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大中小企业,更需要整个社会拥有全民参与的创新生态。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科技系统“科学家双月座谈会”上,市劳动模范、上海科技馆信息中心主任顾洁燕指出,科普场馆应该成为孕育公众创新思想萌芽的“启蒙之地”。

  不同于国内大部分科普场馆的“羞答答”,上海科技馆很乐意走出场馆去“吆喝”,为的就是让更多人的创新“种子”发现这片沃土:自编自导真人“科普秀”、与上海纪实频道合作拍摄“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纪录片”,创设丰富多彩的科普日……

  谁说科普天生就是“高大上”?我们应该走出去结识更多新朋友!从2001年开馆至今,上海科技馆无论展览内容、展示方式,还是整体运营,一直积极“叫卖”。副馆长顾庆生告诉记者,“科普场馆养在深闺,难有人识。只有全方位出击,先‘抓住’观众的腿,才能用好看好玩的内容,留住观众的心。日积月累,公众创新思维才有可能慢慢萌芽。”要让更多人的科技创新“种子”尽早“萌芽”,上海的“必游之地”中恐怕还需要更多的科技味道,期待更多的科普场馆能成为这座城市的经典景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动态/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漫画世界/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
   第B12版:邮珍赏析/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家装专版
努力使每项立法反映人民意愿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
科技馆缘何成为上海热门景点?
新民晚报要闻·新民观察A03科技馆缘何成为上海热门景点? 2014-09-06 2 2014年09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