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路堵
昨天下午4时,记者在延安中路上扬招了一辆出租车,刚上车,司机就向记者连连抱怨,“这几天都很堵,今天是特别堵,动也不动,这一路上都可以打好几个盹了。”果不其然,一路上,出租车走走停停,排队上匝道进入高架后,蜿蜒的车流在高架上缓慢前行,车辆只能以20公里以下的时速行驶,平时半小时的车程,司机足足开了一个多小时。
事实上,从昨天下午起,微博、微信朋友圈里就有不少网友吐槽:外滩隧道从东大名路入口开始拥堵;富民路巨鹿路附近“交通瘫痪”;徐家汇商圈水泄不通,好几个原本坐出租车的乘客都选择中途下车,一路步行;内环外圈武宁路段,“都8时了还在堵”。从外地回上海的市民殷先生也说,下午3时从G2京沪高速江桥收费站进入上海,车流量非常大,一直到真北路立交才有所缓解。
打车难
大堵车也导致叫车难。市民杜女士说,她昨天下午3时接孩子放学后在南京西路上打车,等了半小时才“抢”到了一辆出租车。“出租车不是停运就是不停。难得看到空车,大家从四面八方冲过去,结果司机微笑着摆摆手,只能又回到路边继续等……”杜女士说,她还看到南京西路茂名北路路口有几名男子因抢车起了争执,差点动手。
市民陈先生则说,公司提前下班,4时许,他在办公室里用打车软件订车,发现周边的空车数量很少,即便加了“小费”,也没有司机接单。陈先生又连续打了几个出租车公司的电话,都被告知无车可用。无奈的他只能到附近一个酒店门口去“碰运气”,总算逮到一辆送客的出租车。“好不容易打到了车,结果更多的时间花在了路上,节前回家吃个晚饭真不容易!”
原因多
节前堵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像昨天这样堵的,还比较少见。据了解,因中秋节来临,许多市民下班后社交活动频繁,约会、走亲访友甚至自驾出游到外地的车流,加上大部分市民要赶在节前到各个发放点领取月饼,造成人流集中,又常有车停路边等人,导致堵塞交通。此外,昨天恰逢中小学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学生大批量回家,出行总量激增更是导致堵车的主要原因。
同时,记者还注意到,拥挤的车流中,许多车主为了赶时间不断变道、插队,不良的驾驶习惯导致马路上碰擦增多,再次给交通添堵。交警部门提醒广大驾驶员,为缓解拥堵现象,节日期间错峰出行,文明驾车,做到“堵车不堵心”。 本报记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