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原生态食物摄取更重要
太极饮食讲究自然,你该吃食物本来的样子。大多数的蔬果,在太极饮食中都属于“阳性食物”,但不同颜色的蔬果表明它们是由不同的植物化学物构成的,常见的植物化学物包括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叶绿素等。美国曾做过多项研究显示,新鲜蔬果中的植物化学物可降低约30%的流行性感冒罹患率。已知的植物化学物有数千种之多,它们在促进人体的健康上扮演着抗氧化、抗炎、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菌等功能。蔬果的外观颜色对应太极饮食中的五行,有绿色、紫色、白色、黄色、红色食物。虽然蔬果中的植物化学物很微量,却很重要,因为我们无法通过复合维生素胶囊等人造营养品获得补充,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为了避免植物化学物的流失,选购蔬果最重要的原则是:多吃天然的原生态食物,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原生态食物的重要性近来不断被专家和媒体关注。因为食品科技的发展,食物的获取越来越方便,我们的饮食愈趋精制化,才会让大肠癌成为近年来台湾人的主要死因。大肠癌发生的原因包含基因遗传、衰老、肥胖、运动量、饮食等,其中饮食的影响最值得注意。
便利的加工食品深受现代人喜爱,但这类食品易有营养素流失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长久食用有引发各类疾病的风险。
不只是蔬果过度加工,连全谷根茎类、鱼肉蛋豆类、低脂乳品等,也多见加工食品。因此,原生态食物的摄取更为重要。
购买蔬果最重要的原则,也是我常说的:当季当地盛产的食材最好!购买当地当季盛产的蔬果,绝对会比进口蔬果获得更完整的营养。进口的水果,为了防止长途运送过程中撞伤或腐败,果农会提早摘下未成熟的水果,如此一来,容易阻断果树的营养素传输与生成,营养成分相对较不齐全。
如果又加上化学保鲜剂,更可能造成身体的负担。我们在自己生活的土地,食用当地当季的食材,绝对可以满足人体的需求。
走进菜市场、超市,甚至是专卖有机食品的店家,都有可能选购到加工食品。食品加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食物腐败变质,提高可食性,方便运送、储存或食用。
许多蔬果通过物理、化学或微生物方法处理,例如经高温制成的罐头食品、蔬果汁饮品,腌制的水果干、酱瓜等。这类加工食物可能随着加工时间、温度及机械破坏等,流失原本富含的营养素,或在加工过程中被破坏成不被人体吸收的形式。
另外,像是早餐的火腿蛋吐司(火腿)、奶茶(奶精),午餐的超市微波炉快餐食品(营养素流失)、珍珠奶茶(珍珠、奶精、糖),晚餐的卤味(焦糖染色、加工火锅料)、泡面等,这些食物适量食用并无大碍,但长期大量摄取就必须谨慎小心。
正确的饮食,不仅能提供身体所需热量,改善体质,避免生病,更可以强化身体的抗病力,甚至加强人体的自愈能力,使病体加速复原。
对许多年轻人与健康的人来说,平常不太会关心饮食营养这个问题。多数人都是在身体不舒服,或年纪渐长、机能衰退时,才会醒悟要关心自己的饮食。
事实上,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都在一步一步影响我们的健康。凡是营养不良、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骨质疏松、身体疼痛、关节酸痛,甚至是白发、视力减退等问题,每一项都跟吃有关。只有正确地吃,才能唤起并活化人体的自愈能力,当自愈能力强大时,几乎所有的病痛都能获得改善。
生病的人因为病痛会立即求医,所以医药的作用是针对疾病的症状治疗,大多数是治标不治本,药物更无法长期使用。很多人病痛复原后,会马上忘记生病时的痛苦,然后又回到以往的饮食习惯,把自己再度推向疾病,如此循环不已。殊不知,自己长久以来的饮食习惯,才是造成疾病的问题所在。
以前,高血压病、糖尿病、痛风、癌症等疾病,被统称为慢性病,世界卫生组织更称之为非传染性疾病。现在,则以日本国宝级医师日野原重明(日本著名医师,日本皇室家庭医生、养生大师)提出的“生活习惯病”这个词语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