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韩式综艺本土化,“中韩合作搞原创”和“韩方督阵中国版”两种做法引发热议——~~~
韩式综艺本土化,“中韩合作搞原创”和“韩方督阵中国版”两种做法引发热议——~~~
韩式综艺本土化,“中韩合作搞原创”和“韩方督阵中国版”两种做法引发热议——~~~
韩式综艺本土化,“中韩合作搞原创”和“韩方督阵中国版”两种做法引发热议——~~~
     
2014年09月16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韩式综艺本土化,“中韩合作搞原创”和“韩方督阵中国版”两种做法引发热议——
综艺“拿来”切忌“照搬”
孙佳音
  席卷内地电视界的“韩流”可谓越刮越猛,有关节目本土化的讨论也在不断发酵。前晚在四川卫视首播的《明星家族的2天1夜》和下月即将亮相的中国版《Running Man》,就以“中韩合作搞原创”和“韩方督阵中国版”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本土化模式”引发讨论。

  韩方督阵 效果好但烧钱

  回溯韩式综艺的内地发展之路,不难看出,购买版权制作“韩综中国版”,已成为各家电视台的主流之选,《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以及即将登场的《Running Man》皆是如此。有版权在手,最大的优势莫过于可以在韩方制作人的指导下,照搬成熟的节目模式,拷贝流水线操作手法。不过,这一切需要强大财力的支持。

  中韩原创 接地气风险大

  由于每家卫视每年新引进版权模式节目不得超过一个的政策,与韩国制作团队联手打造新节目成为韩式综艺本土化的新选择。四川卫视与韩国团队合作的《明星家族的2天1夜》昨日首播,让中方尝到更大主动权的甜头。但另起炉灶,问题也不少。其一,有“跟风”之嫌难以避免;其二,韩式制作混搭中国思维,容易造就“四不像”,比如重金投入的《最强天团》,全国网收视更一度跌至0.39。

  孰优孰劣 看创新与执行

  “中韩合作搞原创”和“韩方督阵中国版”两种模式孰优孰劣,并无定论。同样是引进版权,制作能力过硬的团队是锦上添花,跟风的却只能乖乖交学费。同样是邀请韩方联合原创,有的被旧思维框住,浪费大好良机,有的则意外出彩。 

  本报记者 孙佳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财经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新民俱乐部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别处风景/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新民健康/医界
   第B24版:慢病/新民健康
阔别六年重归电视台
综艺“拿来”切忌“照搬”
本报信息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6综艺“拿来”切忌“照搬” 2014-09-16 2 2014年09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