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条件是基础
老克勒此行的首站是并不知名的莫克姆俱乐部,这只是一家属于英国第四级别的英乙俱乐部,可能连很多英国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即便如此,走进莫克姆的主场,老克勒们依然惊叹连连。
莫克姆拥有一座自己的专属球场,与大的英超球队相比,这座球场几乎样样俱全,只不过是小一号而已,却又显得相当精致。尤其难得的是,球场的草皮条件一流,让人很难相信它仅仅只是一家英乙球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莫克姆的设施虽然谈不上多豪华,但该有的都有,而且一点不含糊。就这草皮,我看比老特拉福德的也不差。”长期担任英超解说员的刘越对此赞叹不已。
随后,老克勒全队也受邀参观了英超阿斯顿维拉俱乐部的维拉公园球场,如地毯般的草皮更是让所有人折服。“要是能在这样的场地上踢球,肯定爽得不得了。”
此外,老克勒也专程去了一次英格兰国家队的训练基地圣乔治公园,它拥有12块标准球场、一家五星级酒店,可以供英格兰各级国字号同时集训。而据基地的工作人员介绍,“我们的草皮与温布利大球场没有差别。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一块好的球场对球员太重要了,想要搞好足球,这是最基础的。”
而在国内,很多俱乐部对场地却相当漠视,也不愿多费精力维护,像河南建业的航海体育场的那块“沙地”就已经“声名远扬”,中超都如此,更别提中甲、中乙俱乐部了。
模式复制不走样
从英乙的莫克姆,到英超的阿斯顿维拉、水晶宫,让老克勒众人体会最深的是,这里无论什么样级别的俱乐部,都像是从流水线上“生产制造”出来的一样,硬件、软件等方面没有太大的差别。
以莫克姆为例,他们球场容量不大,球门后的看台甚至只是简易站席,但在一些配套设施上却应有尽有,包括媒体席、贵宾席、更衣室、显示屏等等,完全够得上中超水准。比赛之前,球队的死忠粉丝都可以掏钱买票,和家人朋友一起在贵宾包厢里先享用一顿美食,球队主教练都会亲自出席,公布首发名单和简单回答提问。而赛后球迷依然可以留在包厢内,喝点咖啡或者啤酒,回味比赛过程,期间当场最佳球员还会亮相做一些交流。体验之后,刘军对记者说:“球迷和球队的联系很畅通,给人的感觉非常紧密融洽,在这里他们才像真正的主人,不是简简单单看一场比赛就完了。”
不止是莫克姆,像阿斯顿维拉、水晶宫的做法都非常类似,这也令老克勒的高层感叹:“其实这也是俱乐部文化建设的一种,这样简单的事,为什么国内从来就没有想到尝试去做?”确实,让普通球迷都有机会享受贵宾的待遇,以及围绕主场比赛开展种种活动,即便在中超俱乐部中都非常罕见。在一味追求成绩、相当功利化的中国足球面前,如此简单的事都成了奢望。
对比英国职业足球,中国足协也曾推出过所谓的“准入制度”,不过却都是空谈,各家俱乐部也都是各做各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基本规范。学学人家的先进做法和经验,从最基本的做起,真有那么难吗? 特派记者 关尹
(本报考文垂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