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8: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9月2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旅游
黄阿忠
  黄阿忠

  三十年前,我经常会约上几个画画的同伴去各地写生,或带上学生到全国各地走走、看看、画画。

  我们出行的方式很传统,也很简单,乘飞机是不行的,那是要级别的,故交通工具一般是火车(不能乘卧铺)、长途汽车,有时候乘棚车,年轻人可能不知道,那是运货的车皮临时拉人,厕所是一只木桶,男的问题不大,把车门拉开一条缝隙即可解决,女同胞惨了,十几个人围成一圈,方便者入内,确不雅观,但亦无奈。还有就是步行了。许多没车的路段或许会遇上牛车和手扶拖拉机,若能搭乘一程,算是额头碰到了天花板。那年代没有旅行车组织安排,全凭自己买票,还要排好换乘接点,有时往往会在一个车站待上一两个小时,遇上票售完的话,你必须又得再耽搁一天。等到了预定目的地后,又会萌生以此地为中心向四周扩展的想法,苦于路线不明,不知跋山涉水去向,我们会在当地找上一个向导,给他一点费用或者上海带去的物品,由他带领攀山登高。及高岭,旖旎风光尽收眼底,群山逶迤连绵不绝,虚虚朦朦接向无际,更有幽情野趣觅寻;或有村民自告奋勇,引大家涉水渡舟,登岛观光,看灌木丛中瓦砾满地,断壁残垣,散发幽谷之气息,大有感慨。站立礁石望湖面,但见风帆过,波清拍岸,溅起细浪,别有一番趣味。我常独出己见,往往有名胜不觉其佳,而非名胜却自有妙趣,探幽揽情,贵在心有所得。

  也不知什么时候起,有了旅行社这个行当,旅游也成了一个风尚。先是国内,东到小岛、渔村,西至雪山、草原,南看海口椰树,北观白山黑水,包括丽江、版纳,还有摩梭人也不能错过,多半走马看花,匆匆走过。随着境外的开放,旅游目指有日本、韩国、新、马、泰,还有越南、柬埔寨,大家争先恐后,一时热潮涌动。而后,人们目光又投向欧洲,从哥本哈根、奥斯陆到西西里岛、庞贝城;从巴黎到巴塞罗那,从马德里到马略卡岛,从威尼斯到阿姆斯特丹,到处都有中国人的身影。常看到领头的高举颜色各异的三角旗,甚为醒目,身后一溜跟上,每到景地,或名胜,先集中简单介绍,而后分散拍照游荡。一般都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景点拍照,回家则教堂、广场相混,什么都不知道,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程式化的旅游。所谓每到一地,先广场后教堂,顺便看看喷水池塘,外加满地笃行的灰、白鸽子,再登高看全城风貌;还有购物,奥特莱斯,老佛爷与超市以及Shopping贸,都成了国人旅游的一般程序。

  渐渐有志旅行者又采取了背包游,自由行以及自驾游等方式。一地待上三两天,看教堂析建筑之风格,走弹硌路品中世纪之韵味;跑美术馆走近大师,观博物馆仰古思今。闲来端坐路边喝咖啡发呆,尽让西风吹拂衣衫,让古罗马气息沁入肺腑,以此作深度的体验。

  我喜欢三十年前那种自行买票,寻找心仪景地的旅行方式,那种纯朴、幽情、雅趣以及山川之气息在行进中获取,生命的存在将变得更有意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1周年特别报道
   第A04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1周年特别报道
   第A05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1周年特别报道
   第A06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1周年特别报道
   第A07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1周年特别报道
   第A08版:要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庆舞台
   第A17版:国庆群文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20版:第17届亚运会特别报道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新民资讯
   第A24版:长三角
   第A25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6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B07版:市场之窗/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咨询
旧上海看篮球比赛
雨人
欧洲写生系列之七
过凤阳参观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
知耻
留一处明净
我们书店朋友多
旅游
新民晚报夜光杯A28旅游 2014-09-29 2 2014年09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