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我随上海市新闻教育培训中心赴英国斯特灵大学出版研究中心参加为期三周的“2l世纪的出版”研讨讲座。主办方精心挑选了来自英国大学和出版社的老师为我们授课。在众多的老师中,有三位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先到伦敦,在伦敦走访一些出版社后,再去位于苏格兰的斯特灵。我们一出伦敦希思罗机场,就看到一位身材瘦高、头发花白、戴着眼镜、举止儒雅的老先生举着一把伞在迎候,原来他就是斯特灵大学出版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他专程从斯特灵赶来迎接我们并安排我们在伦敦的活动。他看上去有60岁的样子,花白头发,穿着西装,却背着双肩挎包,以致把西装都勒皱了。在伦敦的短短三天中,他安排我们走访了两家出版社和一家伦敦现存最老的书店哈查兹书店,并与英格兰出版家协会座谈。我们中的许多人都是第一次到英国,很想看看伦敦的风光。我们把这想法告诉他,他却说,伦敦有什么好看的?以后有的是看的机会。那些出版社和专家是很难约的,机会难得。不过,尽管这样说,在座谈会后他还是安排我们坐车浏览了伦敦市容,在走访大英博物馆出版社前参观了大英博物馆,还推荐我们去参观泰特现代艺术馆,弥补了我们的一丝遗憾。到了斯特灵之后,也是如此,基本上每周五天都有课。他说,你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旅游的。要安排旅游很容易,安排课程才难呢。我们三周的行程和课程都是他亲自制定的。他自己为我们讲知识产权资源模式、专业图书出版等内容。他把讲课的内容做成PPT,上课时手拿遥控器,不时点着投影幕,一副烂熟于心的样子。我们本以为他是出版专业出身,实际上他是一位毕业于剑桥大学的历史学家,著作不少,有博物馆学和教会史著作,并被翻译成阿拉伯文、希腊文等。我们在大学书店中看到他的一本研究异教徒的新书,是著名的企鹅书店出版的,半年中印了三次,其中精装1万册,平装5万册,也算是畅销书了。他是从历史专业转向出版研究的。
老师中只有一位是女性,就是培生国际出版集团版权部主任莱内特·欧文。培生国际出版集团是全球著名的从事教育、学术和专业领域的大型跨国出版商。欧文女士长期在培生从事版权与许可工作,曾供职于剑桥大学出版社等,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版权与许可的理论有深入的研究。她看上去有五六十岁的样子,说话语速较快,显得十分干练。她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2年,此后就常来,不仅与中国的出版社谈版权,还多次在中国举办过培训课程,著有《中国版权经理人实务指南》(中国法律出版社),可以说她对中国出版业相当熟悉。她认为,中国的版权贸易正在向正规化发展,与国际接轨。当然,她也不客气地指出还存在一些问题。除了从理论上阐述版权理念、介绍法律规定等之外,她更重视实务问题,如怎样购买版权、如何谈判签约等。她上课很生动。有一节课上,她安排一次角色表演,让我们两个同学扮演出版商,在法兰克福书展上与她洽谈购买培生两本书的版权,从而把她讲的版权知识和谈判技巧融入其中。
老师中讲课风格随和、风趣的是出版市场顾问、跨国出版管理专家理查德。他自我介绍,他是剑桥大学法律系毕业的,毕业时发现出版赚钱,就投身出版业了。他曾经营过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苏格兰最大的出版社,担任过苏格兰出版家协会主席。后来他不想干了,就卖掉出版社,来斯特灵大学任教。其夫人在一家从事苏格兰出版社图书销售的分销中心工作。他给我们谈出版商务管理,谈一些西方出版社并购的案例。他准备的教案比较充分,不时结合他做出版的经验。第一次上课时他还带来了其出版社出版的书,让我们任选一本。我选了一本苏格兰风光画册。在苏格兰的最后一天下午,他请我们去他家喝茶。他的家在斯特灵与格拉斯哥之间的一座小山上,山上仅有一套房子,已有几百年历史。他自豪地告诉我们,这座山和这套房子已列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因此山上不能再兴建其他建筑,目前就他一家住在山上。除了狗以外,他还养着一群羊。房间墙上的镜框里陈列着十八世纪苏格兰诗人彭斯的手稿,好像这套房子与彭斯还有一点关系。他这一说,顿时使我们激动起来,因为我们熟悉的《友谊地久天长》这首歌的歌词就是彭斯根据当地父老口传录下的。“怎能忘记旧日朋友,心中能不怀想?旧日朋友岂能相忘?友谊地久天长。”看到彭斯的手稿,想起熟悉的歌词,我们大家都由衷地祝愿友谊万岁。理查德的家是我们英国之行中唯一到访过的英国人的家庭,留给我们非常美好的回忆。
安德鲁认真,莱内特严谨,理查德风趣,三位英国教授的三种不同风格,在短短的时间里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