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去的芬芳
葛克友
  葛克友

  尽管小心翼翼地省着吃,冰箱里最后一点韭菜花拌黄瓜还是所剩无几,每次品味都满含矛盾复杂,这是母亲亲手制作、生前从遥远的农村寄给我的最喜欢吃的家乡菜。此时,母亲离世已经9个多月。

  忘不了今年1月14日那个夜晚,母亲溘然离开,毫无征兆,那一幕终生难忘:母亲安详地躺在病榻上,脸色苍白。一旁的父亲目光呆滞,着急无序地寻找从乡下特意带给我的军功章,这是父亲当年打仗留下的。我的心情降至冰点,泪水滂沱。我轻抚母亲尚温暖的身体,体温虽在,已是阴阳两隔。再也走不进母亲的世界,心灵的天空一片漆黑。耳畔不停回响着誓言的《求佛》:当月光洒在我的脸上,我想我就快变了模样,有一种叫做撕心裂肺的汤,喝了它有神奇的力量,闭上眼看见天堂,那是藏着你笑的地方……

  往事哗地涌至眼前。小时候家境贫寒,母亲教我们捡到一分钱也要想法给人家,绝不占一分钱小便宜。母亲乐善好施,虽然经济拮据,却经常帮助比我们家还穷的人或需帮助的人,哪怕有丁点能力她都会伸出援手,赢得左邻右舍的好口碑。因为她的善良真诚,走到哪都有好人缘。即便是给我带孩子的十多年,也结交了不少上海的朋友。上海这么现代的大都会,没因为她是乡下人不识字、不会说普通话而嫌弃疏远她。部队小战士、门口保安也成了她的好朋友。在她看来,这比什么都珍贵。现在碰到一些熟人,提及母亲总是津津乐道。

  与众多平凡农村女性一样,母亲尤其会操持家务、擅长针线活。没钱买衣服,心灵手巧的她,把老大的旧衣服改给小的穿,姐姐的衣服改给弟弟穿。口粮不够,她去挖荠菜、野菜、摘槐树花、采槐树和榆树叶吃。发霉的煎饼自己吃,好的省给我们吃。母亲烙得一手好煎饼。虽然物质匮乏,但母亲变戏法似地在煎饼上做文章,在煎饼上撒上芝麻,经过高温烤干烤熟成了香喷喷的芝麻煎饼,有营养难得吃一回的鸡蛋煎饼。这成了我儿时最美的记忆。

  干农活母亲是个好把式。割小麦、掰玉米,她总抢在别人前头,敢跟男同志叫板,不少人喜欢跟她分在一个组。

  母亲教我们要守信,《解放日报》曾以《错过班车》为题刊登乘长途车的母亲,因为答应给一名大学生看行李错过了自己班车的事。在母亲心里,这个班车错得值得。

  生命如风,母爱无边,母亲的爱影响我的一生。有一回,准备考军校的我突然生病,虽只字未透漏,母亲竟神奇地出现在数千公里之外我的病床前。不识字的她南辕北辙地从鲁南农村乘火车坐错了地点,到离我营地数百公里的福州(她以为福建就是福州),后几经周折在军代表的帮助下辗转到了闽南偏僻的小镇,再在战友的帮助下见到住院的我,母亲边抹眼泪边安慰我。军旅生涯,每每执行重大演习、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雪救灾等重大任务,母亲的关爱叮嘱总是在我最危险、最疲惫、最需要时,及时抵达。

  最喜欢跟母亲打电话,总有聊不完的话题,如今与母亲交流成了永远的奢求。母亲不识字,却非常通情达理。

  记忆像倒在掌中的流水,母亲的爱却芬芳枝桠。母亲是我心中的太阳,是我思想和力量的源泉。走出我的视线,却走不出我的记忆,走不出我的精神世界,永永远远在我心里。

  母亲是我的全部,我是母亲的延续。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得真切:“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在看,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不然你看到的死亡是很抽象的……父母是隔在你和死亡之间的一道帘子……”

  多么痛彻的领悟!

  不知多少次,在梦中呼唤着母亲。尽管因为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饱受病痛磨折,未见着母亲少了精气神。8年前手术时积极配合医生,母亲不惧死亡,顽强倔强。她相信现代医疗,相信命运。子女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和芝麻大的欣喜,都会让她高兴说道好几天。我曾经无数次吟哦:

  曾经我是母亲的苗,

  我在母亲的怀里头。

  母亲给我几乎想要的一切,

  冷暖均知。

  感冒了,

  母亲恨不能替我发烧。

  时光飞逝,

  我越走越远。

  离开母亲的手心,

  我成了母亲的影子。

  相见成了一种奢望,

  思念成了遥遥无期的冥想。

  总是聚少离多,

  总是难得一面。

  母亲的突然离开,

  我的天空凄风冷雨,

  再也走不进母亲的世界。

  我在这头,

  母亲已经在那一头,

  母亲成了我永远的影子,

  伸手难及。

  母亲是我挡风的墙,

  母亲是我无所不能的护佑。

  如今母亲成了一个符号,

  难得一见是梦中。

  母亲成了一个虚幻,

  成了若隐若现的寄托。

  啊,母亲!

  我的源,

  我的根,

  我的眼,

  我的最,

  我的天!

  母亲,此生让我遇见最好的您,如果还有来生,我仍要您做我的母亲。昨夜又梦见了母亲,梦湿漉漉的,醒来泪水湿了一汪枕巾。泪水中盈溢着幸福,因为在梦中真真切切见到母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广告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申城社区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26版:夜光杯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阅读/连载
   第A29版:新民法谭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广告
旧时光里
三位英国教授
远去的芬芳
书法
为受难的人们服务
高秋
新民晚报夜光杯A26远去的芬芳 2014-10-10 2 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