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薯片袋变身窃听器
比尔
  美国麻省理工研究人员的一个演示,让在场的记者大吃一惊:他们可以借助拍摄声源附近物体的微小振动,加以分析,复原各种音频信号(比如人的说话)。在一个例子中,装着隔音玻璃的房间里有个人在背单词,他的声音振动了附近地板上一个薯片袋。研究人员用高速摄像机隔着窗户,从4.6米开外拍摄薯片袋,根据采得的图像数据重建他说的内容,结果质量还不错,不但能辨别出所念的单词,还能识别出是谁的声音。

  进行这项实验的是该校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研究生艾比·戴维斯等人,他们在演示中采用的是高速摄像机,每秒捕捉2000到6000帧图像用于分析。科学家们还可以借助于拍摄窗玻璃、铝箔甚至房间里装饰植物的振动,重建语音和其他声音。

  在场的记者认为,这是自己看到过的无拾音器窃听演示中印象最深的,当然,不免有点令人不安。研究人员将在计算机图形学的顶级年度会议SIGGRAPH上作正式展示。

  据报道,研究人员还能用普通的数码单反相机(每秒拍摄60帧图像)记录音频信息。有趣的是,他们成功的基础竟是普通相机传感器设计上的一个缺陷,这个缺陷使研究者能从每秒60帧的视频中推测出高频振动的信息。尽管处理后得到的并不是实际的说话内容,但通过分析,还是能了解有多少人说话、说话者的性别,甚至足以获取说话者声音的声学特征。  比尔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读者之声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闻面对面
   第A08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上海市第十五届运动会会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吃粒音准药片 唱歌会更入调
破拆机器人 专啃混凝土
薯片袋变身窃听器
科学模拟火灾现场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新智B09薯片袋变身窃听器 2014-10-12 2 2014年10月12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