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念好大数据这个经
连建明
  连建明

  大数据无疑是眼下的一个热门话题,大家都在挖掘大数据,这当然是科技发展尤其是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好东西。不过,大数据这个经需要念好,念不好不仅起不到效果,反而会误导市场,误导大家。

  所谓大数据说得简单点,就是从海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强大的计算机计算能力、互联网搜索功能为数据分析创造了条件,也在实践中起到较好的效果。比如,证券市场依靠大数据提高了监管能力,近期捉的不少基金经理老鼠仓就与大数据有关。监管部门通过搜索、比对基金经理建仓前一个月相同股票的买入情况,从而发现一些持续买入相同股票的账户,进而追踪这些账户的资金来往,最终抓住了一批硕鼠。

  但是,所谓的大数据也会闹出一些笑话。比如,某地图公司前不久发布了一个分析全国重点城市拥堵情况的大数据,结论是上海成为今年第二季度最拥堵城市。这个结论和大家的感受很不一致,全国最堵的城市显然不是上海,而且,上海今年二季度并没有比一季度更堵车,为什么二季度会上榜?之所以产生这个结果,是与该公司选取的样本有关,与大家是不是使用该公司的地图软件有关,这种十分片面的选择,导致最终的结论非常站不住脚。

  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世界杯期间,央视的一档节目中发布了看球观众的大数据统计,其中很多结论明显不对,比如,说晚上看球的都是30岁以下的观众,连电视主持人当场就觉得这个数据有问题。因为该数据的统计结果是根据在网上参与互动节目人的数量得出的,而一些30岁以上球迷在看球却没有参与节目互动,结论就变成他们没有看球。

  数据是死的,如何选取数据标准则是人为的,可以说大数据最终不是计算机得出的,还是人为的结果。如果设定的标准不科学,那么,结论一定是走样的。从这个角度看,大数据是一门统计科学,随随便便弄弄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会误导市场。长期来,中国的市场调查一直问题多多,原因就在于样本统计标准不够科学合理,希望这个毛病不要传导到刚刚兴起的大数据,不要念歪了大数据这本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专版/新民健康
   第B03版:康健园/医苑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康复
   第B06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像官场反腐一样治理科研腐败
念好大数据这个经
受害者与加害者
诺奖的三大“提醒”
用刀示爱?
沉重的人霾之战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念好大数据这个经 2014-10-13 2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