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新民新语~~~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新语
受害者与加害者
郁晶陶
  郁晶陶

  近期上映的电影《亲爱的》,讲述的是寻找孩子的故事。儿子被拐,身为父母的田文军和鲁晓娟,踏上漫漫寻子之路。三年后,他们“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只不过,孩子口中所喊的“妈妈”,变成了一名叫李红琴的农妇,也就是“人贩子的老婆”。

  电影由真人真事改编,真实事件本身已有足够张力,进行艺术加工之后,更凸显现实的残酷与人生的诡谲。田文军和鲁晓娟的孩子被拐,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而身为“人贩子的老婆”的李红琴,占据了“母亲”身份,从表面上看,是个加害者。然而,对丈夫拐卖儿童行为并不知情的李红琴,真能算是加害者吗?

  赵薇饰演的这个角色,十分符合人们对农村女性的想象。李红琴没受过多少教育,初中都没上完;她以丈夫为天,丈夫说她失去了生育能力,把拐来的孩子说成是自己的私生子,她都默默接受;她很善良,对不是亲生的“儿女”,也真心相待,尽力抚养;她并不蠢笨,甚至还有一点狡黠,从警方处得知“儿子”是拐来的之后,她意识到丈夫“捡来的”的“女儿”也很可能来路不明,就说是亲戚家的孩子……丈夫所作的恶,令她得到一双“儿女”,又转瞬失去了他们。

  李红琴,以及她的原型高永侠,也许是许多农村女性的缩影。她们默默承受,少有挣扎。受教育,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可能是一条改变命运的路,可惜一些农村女性连义务教育都未必完整接受。最近的“13岁男童遭后母残害”一案中,警方发现后母其实是被诬告的。这名被夫家泼了一身污水的31岁后母,就从来没有上过学。

  电影的后半段,李红琴试图要回“女儿”。以前几乎是“法盲”的她,也知道了请律师、上法院。只可惜,这些知识的获取,耗费了太大代价。看似加害者的李红琴,实际上是一名受害者,即使没有被牵扯进犯罪案件,她身上也承受着许多不公。随着社会进步,农村女性的境遇应该是有所改善,但依然任重道远。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目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专版/新民健康
   第B03版:康健园/医苑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康复
   第B06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像官场反腐一样治理科研腐败
念好大数据这个经
受害者与加害者
诺奖的三大“提醒”
用刀示爱?
沉重的人霾之战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受害者与加害者 2014-10-13 2 2014年10月1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