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海国际艺术节邀请沈伟携他的国际舞团在文化广场首次亮相,以《春之祭》《声希》以及一组小作品,展现了其对舞蹈观念的颠覆。抛弃常规观念,以东方传统文化元素再造国际先锋艺术,沈伟以舞者身体为“笔”“跳”出一幅幅画卷。
小作品《0至12》是一位女舞者的独舞。没有伴奏,只有她为自己用英语喊的数字,从“Zero(0)”开始,直至“Twelve(12)”结束。她站在一块散落若干色块的白布上,每随着一个数字就换一种舞姿。每段舞姿都有跌打滚爬动作。当第12段结束时,舞者身上五彩斑斓,当助手把她身下的白布竖起时,观众看到的是一幅五彩泼墨。沈伟介绍,这位女舞者在他团里一呆就是12年,这在变化多端的美国纽约几乎不可能。因此,他俩决定做一个作品,纪念2000年至2012年这12年。因此,每当她念一个数字,跳的动作就是当年一部作品的片段,由此沾染了五彩颜料,留下这12年的璀璨。
《声希》更是一部具有以东方元素再创舞蹈新境界的作品。“声希”取自《道德经》中的“大音希声”。来自世界各地的男女舞蹈演员,都把身体涂得白得耀眼,与身上或大红或纯黑的超长裙子形成色调鲜明的对比。天幕则是一幅八大山人的画,画面上有鱼儿游弋。具有绘画功底且是戏曲演员出身的沈伟,让他的舞者以戏曲跑圆场的方式登台——他们双手提着裙子,以几乎看不出下身动静的小碎步在台上绕圈,随后以缓慢节奏在僧侣吟经的背景声里,如同“软雕塑”般优雅地摆出各种充满仪式感的造型。其间,还能看到中国戏曲里常见的云手等动作,而缓慢优雅的动作,仿佛延长了时间、凝固了空气,令人肃然起敬。
一位观众认为:“沈伟的舞蹈超越了林怀民一个时代。这是舞蹈观念的突破。当林怀民还在追求舞蹈在肢体方面的表达力的时候,沈伟早已贯通了舞蹈、视觉艺术、观念呈现之间的界限,打通了中西文化理念。”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