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舒乙忙人
唐斯复
  ◆ 唐斯复

  舒乙是一位马不停蹄、不断带给人们惊讶的人。

  舒乙是老舍先生的长子,母亲胡絜青是画家,家庭的耳濡目染造就了他。

  可以说,我与舒乙是老朋友了,但是共事,也就是眼面前几天的事儿。为了北京曲剧的上海演出,他两次南下,就这匆匆的上海之行,他不时令我瞠目,也令其他目睹者钦佩。

  话说老舍

  北京曲剧《四世同堂》和《骆驼祥子》要到上海演出,使上海人领略“京腔京韵京人京事”的魅力,而上海观众由于对曲剧的陌生,表现冷淡。争取观众是对剧组严峻的考验。舒乙首当其冲第一个亮相,作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老舍和上海的朋友们》报告会的主讲人,在老舍先生诞辰115周年的时刻,带领与会的人们“向老舍先生致敬”。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诞辰115周年的纪念活动,从北京蔓延到上海,激起广大读者心潮的涌动……初听报告选题有点担忧,因为,老舍先生从没有在上海居住过,能有多少朋友之间交往的内容?但是,宣讲人一听举双手赞同:这选题定得好!我讲老舍与巴金、郑振铎、叶圣陶和赵家璧的交往,内容丰富得不得了。

  很快,他的四篇文章如期寄到,令我惊讶的是他如此严格恪守时间约定,不似有些作者的稿件需要一催再催,令编辑苦不堪言。读稿时,他的行云流水般顺畅的文字,挖掘的角度和事件的独特性,细节既体现“君子之交淡如水”又“情浓于水”,合情合理,真挚动人,使我一阵阵暗暗惊讶。我们将稿件交给新民晚报夜光杯,商妥依次见报,让更多的读者有细细品读的机会。

  最强烈的惊讶出现在思南读书会现场!舒乙讲了老舍先生与朋友们的友谊,又不全然是文人之间的个人友谊,他依托文人之间的交往细节,讲的是那几十年中国文坛的脉络、成就和命运,展现的是一幅大图,中国现代文学史厚重的一个章节。报告持续两个小时,报告人思路清晰,口若悬河,情绪激越,听众爆发热烈的掌声和呼喊。我印象中出现了几天前问他年龄时的情景,他说:79.1岁。他数着日子过,审视时光流逝的价值,大有中国人“惜时如金”的传统。听众围上来请他签名,水泄不通、应接不暇——工作人员把他从人群中“解救”出来,移坐到通风处,递上一杯茶。舒乙喘息甫定,要求照张相片,在《四世同堂》和《骆驼祥子》的海报前,上面有老舍先生巨幅头像。我曾看到他在香港演出老舍先生作品的海报前也有留影。

  老舍先生的写作大致可以1949年为界,之前主要写小说,之后着重写剧本,舒乙几乎由戏剧伴随成长。他呼吸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演厅和北京各剧场的空气,由化学工程师修炼为戏剧的内行。他担任北京曲剧团艺术顾问,支持曲剧《骆驼祥子》的改编回复原著的本意,这是个很值得注意和提倡的意图。由于1949年以后,意识形态方面强调阶级分析,要给劳动人民生活的希望,修改了原著,削弱祥子心中的黑暗,放弃了“不公道的社会把人变成鬼”的作家初衷。回复原著演出本,舞台上呈现的是:祥子陷入世道败坏的绝望,变成遭人唾弃的无赖,泯灭天良的人渣,发挥戏剧给以观众震撼和思考的力量。今后,舒乙会指导北京曲剧团建立“老舍艺术剧院”和未来的发展,将剧院的创作定位在“植根深厚的文学土壤”。

  将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搬上舞台,是舒乙给戏剧界的又一动议。他指出: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有70篇,多为20世纪30年代写作,天生是改编成舞台剧的好材料。因为,他的短篇小说具有传奇性的情节;拿手的塑造人物,以“人”抓人;再加上他拥有精彩漂亮的语言;这三者,对戏剧来说,就齐了。于是,舞台剧《老舍五则》问世,包括《柳家大院》《也是三角》《断魂枪》《上任》《兔》,在香港打响第一炮。

  我的名字是“胡小兔”

  舒乙是忙人。近日我连续收到他寄来的两个快件:一件是封请柬,2014年10月12日下午4点30分《天马行空——舒乙的画》开幕式,地点在北京中山公园(西南角)皇园艺术馆。这是继他在巴黎画展之后的又一次个人画展,第十九次画作展。观众将有幸观赏他的新作《长江号子》《北京的早晨》和《云冈和龙门双雄》。

  舒乙的妈妈胡絜青是画家,齐白石大师的女弟子。舒乙却说他一天画都没学过,只是不会画的爸爸拿支铅笔给他比划过透视关系,而妈妈,从来没有教过儿子。舒乙回忆自己60岁开始画画,64岁办画展。画画原本是一件好玩的事、快乐的事,可以随心所欲,天马行空,任意挥洒,自成一派,哪里管什么技巧、章法和程序。这位无师自通的业余画家,得到专业画家钱绍武的评价:舒乙的画都是发自内心,构思奇特,别出心裁,展示了画家丰富的想象力和充沛的内心情感。他是作家,是科学家,又是文艺家,画家只是他丰富的感情世界的一角,正是因为这种广度和深度,恰恰就体现出他的与众不同。

  人们认定舒乙是个大能人、全才,实际上,舒乙幼时是个开窍很晚的孩子。在幼儿园他整天一言不发、一动不动、呆若木鸡,毕业时,幼儿园很不好意思地也给他发了结业证书,是坐“红椅子的”,排名倒数第一。抗战时期,为了不被日本人注意,妈妈给孩子们改了名字,随母姓,舒乙的新名字叫“胡小逸”。有一天老师发考卷一一唱名,念到舒乙这儿,一声“胡小兔”,全班顿时哄堂大笑,老师自己也狂笑不止。他写“逸”时忘了加“之”字底。

  第二个快件是一本书,新出版的《作家老舍》(第一次印刷于2014年9月),是他的第23本专著,他的勤奋一以贯之。看舒乙的书,可以感受到他的率真、多思、充实,他将自己交给读者,倾诉、尽情地倾诉——读者由聆听而获得与内容同步的升华。舒乙的笔勤,70岁生日他执笔伏案:“今天是我的生日,当我坐下来,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四合院’这个题目首先跃进我的脑海,我觉得就此话题还有许多话要说。于是,四合院这个题目,便成了我送给自己的礼物。”

  舒乙对北京城四合院的保护一直倾注心力。看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四合院灰墙上的大白字“拆”、“拆”、“拆”随处可见、触目惊心,舒乙再也坐不住啦,他是全国政协和北京市政协的委员,凡有关四合院的论证会,都能见到他的身影,携一包文件,步履匆匆,慷慨陈词,声讨破坏京城古建设的行为。紧迫感、使命感,令他心火熊熊……随之而出现保护四合院的思路:疏散人口,基本取消大杂院,恢复四合院原有格局;由政府在胡同里统一搞好基础建设工程,落实到每个院子,实现人居环境的现代化;房屋外观、结构、大格局不变,进行内部改造,使之舒适化、科学化、现代化;取消临建房屋,恢复院子和植被;危房改造,反对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保护好的和比较好的院落,进行微循环改造。他有幸参观过一些改造成功的四合院,完全出乎想象,漂亮得不得了!可以震惊世界!进而他大声疾呼:文化名人的故居拆不得,那可是中国文明的载体和象征。

  口头禅“不得了”

  自从舒乙创建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并担任馆长以后,他的文物意识迅猛增强,强得不得了!发现没有,“不得了”是他的口头禅,时常与情绪愉悦相伴相随。其实,他自己更是净做“不得了”的事情。

  抗日时期,“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时的合影照,沉寂67年半,经过辗转寻觅,终于冒了出来。得知消息,舒乙高兴得蹦了起来!这张照片,是历史上爱国文人空前大团结的真实写照,上面有邵力子、冯玉祥、陈铭枢、周恩来、张道藩、老舍、胡风、田汉、马彦祥、盛成、姚篷子、鹿地亘、爱泼斯坦等。舒乙捧起已发黄的照片,边缘少许破裂痕迹,是原照,上面标明廿七年三月二十七日(1938年3月27日)。

  一部《四世同堂》手稿本,老舍先生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日寇飞机轰炸,躲防空洞,他只抱着一包手稿。竖行红纹稿纸,老舍先生身体不好,写得不快,每天写1500字,将近4页,字斟句酌,思索很久,由笔尖滴下来的是血和泪。时事动荡,手稿本逃过劫难,最终被一收藏家收入囊中。这么多年来,舒乙一直关注着手稿本的下落,一有消息便四处打听,最终得到了手稿本的影印本。2001年被正式确定首批进入“国家档案名录”。

  春节歇冬,人人如是,可舒乙更忙。有一年,他为写“福”字,累坏了,由头年冬至开始写,一直写到第二年的大年初三,满足索字者的络绎不绝。光墨汁用了四瓶,写了350张。

  北京曲剧10月31日上海首演前,剧组还要进上海的校园推广、吹拉弹唱一番,吸引年轻学生领略书本上的老舍先生的文字,艺术地、形象地立在舞台上。原本舒乙来不了了,当然很是遗憾。忽然今天清晨接到北京电话,说:舒乙可以来,从河南先回到北京,立即转飞机赴上海,在北京家里停留一个小时。(图IC)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百姓故事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文化新闻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新民图视绘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留学热点/人才专版
舒乙忙人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B01舒乙忙人 2014-10-26 2 2014年10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