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音乐史,是“哑巴”音乐史,或多或少,都保留着古音乐残片。中国古代音乐在经过了光阴的摩挲、历史的酿制后,格外地活色生香,神秘,温润,玲珑。音乐史作为历史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分。《音乐深深深几许》(“祖先的生活”大型丛书之一)通过挖掘音乐故事,追踪历史的耳语,再现千古变迁,诠释中国人特有的精神世界。
音乐史上的大事
在上古,地球上诞生了人类,他们学会了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感情、思想。有一天,他们竟然喊出了号子!号子传递的不仅是声音,还是原始音乐的雏形!号子的出现,也让原始人喜不自胜,内心欢快。他们在喜获丰收时,还学会了敲打石器或木器,载歌载舞地表达喜悦和欢乐。原始的乐器由此也产生了。
到了距今8000年前,古人竟然琢磨出了一种成形的乐器——笛子。这是音乐史上的大事儿。这是一种骨笛,用鹤的尺骨制成,长20多厘米,上面有7个小孔,小孔距离相等,只有末端小孔距离稍远,能完整地吹出六声和七声音阶;个别的音孔旁,还另外钻一个小孔,用来调整音节高低。这说明,在森林中谋生的古人,已对音高与管长的关系有了一定认识。与此同时,骨哨、埙、陶钟、磬、鼓等乐器,也一一出现了。有了乐器,歌谣也出现了。那是在狩猎与祭祀中产生的一首小歌,名叫“弹歌”,只有8个字:“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小得可怜,可是很生动,表现了制作弓箭狩猎的整个过程。节奏简单,一往一复,美不胜收。
原始人的国乐
舜的时代,音乐像青草一样繁密起来。舜的父亲是瞽叟,眼睛看不见,母亲早丧。父亲续娶后,又生一子。从此,他便过上了穿不暖、吃不饱、常常挨打的困苦日子。有一天,舜到地里劳作,看到小鸟自由飞翔,叽叽喳喳地鸣叫,他不禁唱起了歌:“涉彼历山兮崔嵬,有鸟翔兮高飞。思父母兮历耕,日与月兮往如驰。父母远兮吾将安归?”唱完,他联想自己的处境,舜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身为帝王的尧,听说了舜的故事,得知他很贤德,便想将帝位传给他。为了考察舜能否成为好的帝王,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舜,让娥皇和女英时刻检验他的能力;同时,还把9个男子安排到舜的家里,一边辅助舜,一边考验舜的品德。娥皇和女英看到,但凡是舜劳作过的地方,便会兴起礼让之风;无论舜他到哪里,人们都愿意追随,即便是荒凉的山野,在一年中也能聚集起旺盛的人烟,两年就会成为一个邑,三年就能成为都。
尧大悦,赏赐给舜很多东西,其中一件很特殊,它就是五弦琴。赏赐品让舜的父亲和弟弟很眼馋,他们起了贪念。瞽叟心生一计,让舜到屋顶上去修缮,而当舜从命之后,瞽叟就搬走了梯子,在下面放起火来。舜看到火光四起,心下悲凉。就在这时,他看到旁边有根竹竿,于是,他顺着竹竿滑下了房顶。一计不成,瞽叟又生一计,他命舜去挖枯井汲水。而就在舜在井下弯腰挖土时,瞽叟和弟弟马上往井中填土,将井填死。舜早就有所警觉,预先在井中挖了一个通往地上的地道,当井被填起来的时候,他就钻进了地道,从另一处回到了地面……
舜依旧一如往昔,善待家人。尧感佩于舜的美德,把帝位禅让给了舜。舜继位后,作《大韶》乐,用来示范作为帝王应有的德行。
韶乐,史称舜乐,堪称历史上第一部大型国乐,分为9章,集诗、乐、舞为一体。夏、商、周三朝都把《韶》作为国家大典上的规范之乐。韶乐所用的乐器,十分丰富,让人眼花缭乱,不仅有甬钟、四虎缚钟、木鼓、悬鼓,还有古琴、古筝、古瑟,更有箫、笛、笙、缶、相、铃、土号、角等,一共36种,有200多件,多得吓人。韶乐所配的舞蹈,也很讲究,既有文舞,又有武舞;文舞是长袖舞、羽毛舞、牛尾舞,非常婉约;武舞是盾牌舞,非常勇猛。韶乐开始后,先是序曲,用埙、筝、钟、磬等来演奏,把人带入一个迷蒙的时光隧道中,带入一个烟气流荡的苍茫时代。
那里,正在进行祭祀和狩猎。土号声中,点缀着缓慢深沉的鼓点,古老的山人捧着火盆,拿着祭铃,念念有词。突然,远方传来悠远的呼唤,鼓声急促起来,部落之间的战争开始了。惊心动魄,血腥而野蛮。山民纷纷倒下,场面惨烈。接着,舜平息了战争,和平来了,一段优美的有凤来仪倏然而来。这是对舜南巡的表现。顺途径韶山,引来了凤凰,霎时,百鸟和鸣,空灵婉转。云中传来排箫的声音、钟磬的声音,美而幽远……《韶》流传到商周时,稳稳地位居国乐第一把交椅。吕尚被封齐国后,他把《韶》也带入了齐国。《韶》入乡随俗,吸收了齐国的艺术营养,贴近了东夷传统乐舞。秦汉时,《韶》仍受重视,被奉为庙乐,在国乐中的位置达到了极致。在古代宫廷音乐中,韶乐作为一种雅乐,等级最高、传唱最久。由它所产生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形式,一直影响着古代文明。韶乐因而被誉为“中华第一乐章”。遗憾的是,经唐历宋后,《韶》的踪影再也不见了,无人知道它是如何消失的,消失在了何处。
民歌来了
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了,以177个人为他殉葬。殉葬者中,有3位大夫:奄息、仲行、针虎。此3人,被称为良才,非常有才干,备受世人尊重。如此毁掉人才,让秦人非常哀伤。不知是秦国的哪一位作曲家,作了《黄鸟》来哀悼他们。
歌分三章,分别描述奄息、仲行、针虎殉葬的凄凉情况,说“三良”将要被殉于秦穆公的墓穴,分外残忍,令人发指,并借咒骂苍天来指斥统治者,而停留在树上的黄鸟,不停地鸣叫着,仿佛也在为“三良”鸣不平。
《黄鸟》是民歌在历史上的一次悲伤闪现,是心声的自然流露。与《黄鸟》一样是民歌的,还有《伐檀》。此曲是民众对贵族的调侃,讽刺贵族自己不下地劳作,却霸占别人的收成,怎么不觉得羞愧。由于等级关系,民众没有资格观看统治阶层欣赏的大型乐舞,但是他们也自发地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乐舞,用以自娱自乐,抒发心怀。陈国在音乐的道路上,走得最远,最彻底。陈国的年轻男子和女子,创作了许多有关爱情的歌舞。他们经常跳舞、唱歌,吐露真情。他们歌舞的地点,从不固定,随处都可以,比如,在东门外的白榆树下,在宛丘的柞树丛里,在烂漫的河边花间,到处都是他们的身影。这使民歌更加丰富多彩了,民歌作为表达内心世界的功能,更加深化了。
(摘自《音乐深深深几许》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2014年9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