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顽强地活下来
对日本医生而言,疟疾只是小儿科,没必要吃药,即使有,也不给。艾伦主动到医务室去观察情况,寻找机会偷药。后来终于让他逮到了机会。第二天,他的潜伏计划成功了,他偷到一些奎宁。身体慢慢地康复了。
在艾伦看来,他的父母亲朋好友一定以为他在这个世界上失踪了。他们只知道他被遗弃在巴丹岛。别说父母亲朋,就是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会被押送到东北,会被像狗一样对待。艾伦想起刚来时一个管辖战俘营的日本军官的话:“战俘营将是你们今后几十年生活的地方,等美国战败之后,你们的家人可以来看望你们。日本一定会打败美国……”
可惜这番“豪言壮语”,没有人相信。战俘们想尽办法,与日本人捉迷藏。
第一个圣诞节来了。4卡车的蔬菜和面粉,1卡车的肉,由战俘们轮流扛到厨房。这下,战俘们高兴坏了。他们趁看守不备,把肉、胡萝卜、土豆纷纷藏在雪地里。靠这些,一部分战俘度过了一个像样的圣诞节。没有吃的,他们就去偷,至于怎么偷,大家各有办法。说起来,还是格罗凯特的办法最没有风险,他整天围着集中营里为日本兵做饭的厨师转,指着胡萝卜或者西红柿之类问个不停,“这东西是什么?”“真的能吃吗?”厨子把这个美国兵当白痴了,于是准许他尝尝。格罗凯特装出将信将疑、半推半就的样子,将东西一一塞入嘴里。
他们还捕杀野狗。有的战俘偷偷地从厨房弄来馒头,骨头作为诱饵放在营地中间,等狗走进来,有人拉绳子套住狗腿,有些人上前将狗打死,一块分了吃。捕杀野狗的创始人还是格罗凯特,他不但吃了狗肉,还用狗皮做了一双鞋。附近村子里的狗,差不多都被战俘们偷吃光了。随之,狗肉黑市交易市场活跃起来,8盎司狗肉可以换10支香烟。格罗凯特是美国陆军得克萨斯骑兵团的士兵,战后多年被战争综合征困扰,1982年死于心肌梗死。
当然,能够吃到狗肉,这是他们住得近的好处,那些住得远的战俘可没有那么好运了。韦弗讲起他的这段经历时,对没有吃到狗肉仍感到遗憾。
为了生存,他们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办法。日本人的厨房后有个垃圾堆,他们会瞅准时机,从中捡一些橙子皮、烂萝卜块、洋葱头、茶叶等。
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好运气。罗伯特·布朗,一次渴得要命,在走路的时候忍不住跑到路边的一个脏水坑边喝水,结果被一个日本兵用枪把打成了脑震荡。
奉天的雪又多又大,是战俘们印象深刻的事。遇到下雪,他们被命令必须马上把房顶上的雪扫下来,否则屋子会塌顶。这也给战俘们阴暗的生活增添了一点乐趣。绝大多数战俘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纪,爱玩好动,他们常常一边扫雪,一边偷偷观察日本看守,趁看守一不注意,就玩起打雪仗。
战俘们都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快乐,不论是什么快乐,哪怕是上面有一片天空的简单风景,白天或夜晚的一个小时,哪怕是自己的一个梦,梦中的自言自语,都给他们的日子涂抹了些许亮色。战俘们领教了尘土飞扬和泥泞不堪的道路,领教了尖利的石头,领教了刺骨的冰雪。他们却都顽强地活下来了,只是因为,他们不想死。
战俘们非常渴望日本人发发善心,改善他们的生活。日本人却不这么想,把战俘整得死去活来,是他们乐于享受的事情。
1942年6月25日,总理大臣东条英机发出训令:“在日本,我们对于俘虏既然具有自己的观念,那么在待遇上自然也多少要与欧美各国不同。在处理俘虏时,你们自当遵守各种有关规定,以期处置得当……但同时应不使他们有一天不劳而食。应充分利用他们的劳力和技术来增加我国的生产,并应努力使其有助于大东亚战争的实行而不让有任何人力的浪费。”为了不浪费这些事先挑好的美国人、英国人和澳大利亚人的技术,到达北大营的第二天,日本军官就到各营房视察。他们给每个战俘都发放一张表格,要求详细填上自己的技能和工作经历,并写明各自军衔和番号。如有违令,将受到军法审判。
等战俘们的身体稍好点时,他们被押送到满洲工作机械株式会社(MKK)去工作。这是当时使用盟军战俘最多的日本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