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丁法章 1940年生。江苏盐城人。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在江西《赣中报》《江西日报》任职,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上海《青年报》任总编辑,《新民晚报》任党委书记、总编辑,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任党委副书记、副社长等。2003年退休。1992年被评定为高级编辑,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兼职:上海市新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北京吉利大学副校长兼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大学兼职教授等。主要著作:《新闻评论学》《我当晚报老总》《丁法章文集》等。
1988年1月,中共上海市委决定任命我为新民晚报社副总编辑兼党组副书记。我深知:《新民晚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这首先归功于一代又一代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功底深厚、经验丰富的老报人。所以在未正式报到前,我首先拜访了晩报的几位元老,聆听他们的教诲。如今虽然26年过去了,但他们当年的亲切话语言犹在耳,难以忘怀。
赵超构先生是中国晚报界的泰斗,是《新民晚报》的终生社长。在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心瀚的陪同下,我登门拜访了他,第一个向他报了到。赵超老(晚报同仁都习惯于这样称呼他,也有叫他“老将”的)除双耳需借助助听器帮忙外,显得精神矍铄,谈笑自若,他首先对我到晚报工作表示欢迎,并说你是从《青年报》来的,首先要注意把我们报社的青年同志发动起来,让他们更好地发挥作用。当记者,尤其是青年记者,一定要脚勤、脑勤、手勤。搞报纸工作,就是要集中精力,专心致志搞业务。他对某些人不务正业,热衷于去搞多种经营、去赚钱,很不以为然。赵超老虽然话语不多,但话题涉及到我的工作方向,涉及到青年记者的素养问题,真是言简意赅,语重心长。最后,当龚心瀚同志征询赵超老是否有兴趣到香港去看看时,他连忙摆着手说:“沒有兴趣!没有兴趣!”归途中我们几个同行者都不胜感慨,觉得赵超老处处严以律己,为人风范,名义上虽不是共产党员,实际上却是真正的党外布尔什维克。后来听人介绍,对于调我到晚报工作,几个月前市委宣传部曾征求过他的意见,当时他说对我不甚了解,但表示没有异议。后来,当老束将市委、市政府对我的任职文件已经下发的消息告诉他时,他很高兴,并提议报社应请我吃顿饭。对此,报社的另一位老领导朱守恒对我说:“这在赵超老是不多的,可见他对你是重视并且怀有期待的。”
束纫秋(晚报同仁都惯称他为老束)先生是晚报位高权重的人物,是真正的当家人。我想,既然我到晚报是他提议的,想必他对我一定抱有期望。虽然几天前在市委宣传部,由龚心瀚副部长介绍,我们已经见过面,进行了初步交谈,但我觉得远远不够。于是,在未报到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登门拜访了他。那天老束情绪很好,我主要听他介绍,他从领导班子成员现状到內部机构设置,从版面宣传到经济工作,从报纸发行到广告业务等等都有涉及,可谓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其中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有两点:一是晚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方针是正确的,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尽管局部的宣传形式可以变,也应该变,但立足基层,面向家庭,坚持为广大市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作为晚报工作者,就是要以此为光荣,以此为自豪,这样才能继承晚报的传统,永葆晚报的风格和特色;二是目前晚报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班子成员心不大齐,队伍比较松散,工厂(主要指排字车间)问题比较多,等等,但这些问题都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他报社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罢了。在老束介绍的当儿我还不时插话,总的气氛相当随和。最后,我再三表示一定拜他为师,会努力当好助手,请他多多指教,他谦逊地说:“不用客气,我们之间是同志,是同事,不要提老师老总之类。”接着,他对我报到后的工作安排作了说明。这次谈话让我发现,老束并非是传言中的持重威严,可敬不可亲的人物。
晚报另一位老领导冯英子先生,是我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杂文家。他高小毕业,自学成才,解放以前就曾任职过多家报社,29岁时就当过香港《文汇报》总编辑,是中国青年记者公会(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前身)的发起人之一。他的杂文针砭时弊,辛辣老到,嘻笑怒骂,皆成文章,在全国享有一定声誉。因口部患小中风在医院治疗已有一段时间,我到华东医院去探访了他。他躺在病榻上,面带微笑,连声招呼我坐下,看不出一丝病态。由于我俩在公众场合不止一次见过面,加上前不久先后同赴江苏吴兴和广东珠海观光考察,而且两人同住一个房间。平时,他没有一点架子,每次我俩相遇时他都会以“法章哥,英子妹”相称搞笑,可见他是一位多么幽默风趣的长者。
由于彼此都很熟识,他一开口就坦率地对我说,你到晚报来我既欢迎又不欢迎,欢迎的是我们已经熟悉,很谈得来,不欢迎的是晚报近年来情况不大好,比较难办。不过,他顿了一会儿又安慰我说,现在既然组织上已经决定了,我还是欢迎你的。他还扮了一个鬼脸说,我坚决站在你一边,全力支持你的工作。接着,冯先生毫无顾忌地向我介绍了报社的一些真情实况,并郑重指出:读书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成功之道,可惜现在不少年轻人懒得读书,不肯下苦功,这实在很糟糕,你得好好抓一抓这件事。最后,他提醒我说,到报社后先从调查研究入手,凡事未弄清楚以前,不要轻易表态,一切工作都要注意从规范化、制度化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