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一条ETC车道相当于5条人工收费车道。通过收费站的平均时间由14秒降低到3秒。对缓解高速公路拥堵,提高通行效率作用明显。”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ETC中心主任王刚说。
他算了一笔账:如果一辆车减少约10秒的通行时间,那100辆就可以减少约16分钟,1000辆就是两个半小时。尤其对于车流量较大的收费站来讲,缓解拥堵的作用更加明显。
就像最早全国实行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时,过站车辆还要发卡,成为高速公路收费站拥堵的原因之一。此后,收费站免费道口实行不发卡抬杆放行,拥堵大为缓解,其实就相当于ETC系统的过站效率。
● 能节省多少出行成本?
王刚介绍,与传统的人工收费模式相比,ETC可以节约近87%的收费站扩建费用,降低约20%的人工与服务成本。
同时,对车辆的燃油消耗平均可以降低20%;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50%,一氧化碳减少约70%。此外,随着法律法规和货运市场的完善,ETC如果应用到货车上,将大大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
当前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2.6亿辆、驾驶人数量接近3亿人。如果按上述数字计算,2.6亿辆每年的节能减排不是一个小数字。当然,对于经常跑高速的驾车一族来说,使用ETC卡过站通行的高速收费一般会打个95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出行成本。
● 如何保障系统兼容?
有用户反映,目前的ETC装置都是购车后再去安装,都是电池供电。但用个三五年电池就没电了,还要去更换电池,非常不方便。
对此王刚表示,面对ETC这个大市场,一些汽车生产厂家已经联系路网中心,希望实现ETC系统“前装”,就是消费者买车时,车上已经装了ETC。如果实现前装,用户可以直接用汽车给ETC装置供电,不存在更换电池的问题。
交通部公路局路网管理处处长陶汉祥表示,这么大规模全国ETC联网,涉及到系统的兼容,包括车辆和ETC卡的系统兼容,全国所有银行卡的用户兼容和升级,这些问题都在逐步解决之中。
据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