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上海历来是考研的热门城市。自2010年后,报考本市研招单位的考生始终在10万人以上,但直接在沪参试的考生近三年却呈现回落态势,前年为5万人,去年为4.9万人。这意味着本市高校毕业生报考的意愿有所减弱,而外省市考生则持续看好上海。同时,上海报考人数的减少,也印证了近日中国教育在线公布的《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该报告显示,继2008年因金融危机等因素造成报名人数下降之后,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出现减少。虽然2015年研究生总体报名人数还未公布,但是辽宁、河北、河南、湖北、广东等多个省份都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考研热”降温的同时,近年来专业硕士却还在不断扩招。2009年以来,我国报考专硕的人数从4万人扩大到2012年的43万人,占到全部考生的1/4。据《2014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预测,明年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比例将达到1∶1。
然而,据近日中青网3473人的调查显示,受访者发现身边大学生考研的最普遍目的是圆名校梦(42.8%),接下来是逃避就业压力(33.7%)、重新选专业(33.1%)和进入理想城市(32.0%)。仅25.6%的受访者表示身边大学生考研是因为对学术研究有兴趣,57.0%的受访者感觉当下硕士研究生的学历含金量在下降。
那么,在硕士含金量下降的情况下,又是哪些人还在热衷考研呢?昨天麦可思教育发布了一项对2013届本科毕业生国内读研的调查报告,在收集到的上万个挂网样本中,读研比例为10.8%,比2012届(9.5%)高1.3个百分点,比2011届(9.2%)高1.6个百分点,三届呈上升趋势。其中,“就业前景好”(55%)和“职业发展需要”(46%)是其选择读研最主要的动机。而“想做学术研究”的比例仅为22%。
有意思的是,2013届本科女生毕业后国内读研的比例为11.8%,比男生(9.7%)高2.1个百分点。在读研动机的分布上,男生“想做学术研究”的比例为25%,高于女生6个百分点;而女生“就业难暂时读研”的比例为23%,高于男生7个百分点。这可能与女生在就业中处于相对劣势地位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