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刘向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意思是说,读书可以医治愚昧,启蒙心智。书读得多了就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升境界,远离低级趣味,也能自行化解各种忧思和愁绪,心态自然就能乐观起来,达到祛病健康又长寿的目的。活到85岁给后人留下近万首诗篇的宋代大诗人陆游,有“病中书卷作良药”,“读书有味身忘老”等名句。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也有切身体会,他曾撰文说:“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清代戏剧家李渔说:“予生无他癖,唯好读书,忧藉以消,怒藉以释,牢骚不平之气藉以除。”他读出了延年益寿之道。此外近年辞世的学界泰斗季羡林享年98岁,著名学者南怀瑾终年95岁。他们都是终身手不释卷的人。
陕西的百岁老者李本善的长寿,也是得益于读书。他说:“读书使人聪明,胸怀坦荡,若不读书,人就会愚昧无知,精神空虚,神不守舍,很不利于健康。”读书是专心致志,聚精会神的最佳境界。
科学研究表明,读书是一种涉及大脑反射和意识的活动。人衰老的本质是细胞衰老,尤其是脑细胞的衰老。“脑强必多寿”,读书不但能开阔思维视野,除却抑郁等不良情绪,还能强脑以达到延年益寿。
郑成功有一名联:“养生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对于老年人来说,读书不光可以修身养性,还有益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