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贴身翻译”
郑自华
  郑自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走出国门的人越来越多。可是由于语言的障碍,无法和他国的国民有比较深入的交流。2011年,我第一次出国,到了泰国。5天的行程,为泰国的文化所惊艳,更为泰国人民的热情所感动。这个时候,很想主动和泰国人民打招呼,可我只会“萨瓦迪卡”(泰语:你好),那时就想,如果有个贴身翻译多好!

  还别说,真还有贴身翻译了。这两年,智能手机大行其道,搭载在微信后面的各种软件蜂拥而上,其中一款“旅行翻译官”就引起了我的关注。“翻译官”里有“国内”、“国际”,“国内”又有“上海话”、“台湾话”、“粤语”、“客家话”、“藏语”、“温州话”,至于“国际”那就更多了,有“日语”、“韩语”、“葡萄牙语”、“俄语”、“英文”。只要点击中文的相关句子,一个清脆的女性声音就会将对应的语言说了出来,而且可以反复播放,实在方便得很。

  前不久乘游轮去了一次日本。哈哈,下载了的“旅行翻译官”可以派上用场了。为了便于使用,我选择了一些常用语,如“你好”、“请问”、“谢谢”等放入“收藏”。本以为有了贴身翻译,不敢说走遍日本都不怕,至少交流沟通没问题吧。谁知道在关键时候贴身翻译还是掉链子。那天我和其他2人与大部队在一家大型商场“失联”。在这家商场转悠了半天,也没见到大部队。想起了在车上听说有些女同胞要买化妆品,于是赶紧找到商场导购,同时拿出贴身翻译,打开一看,傻眼了,“购物”栏里根本没有买化妆品之类的词语。于是我只得反复说“资生堂”,从导购小姐脸上疑惑的表情,我知道导购小姐根本不知道我说了什么,无奈之下,我只能用最原始的办法了,我模仿涂口红、涂眼睫毛、抹脸霜的动作。导购小姐露出了笑脸,于是找来商场柜台分布图,将化妆品柜台圈了出来。我们兴冲冲到了那里,可是没有看见同团的朋友,刚升起的希望又破灭了。看来要寻找同伴的可能性没有了,那就找巴士停车场吧,一查“翻译”也没有这个词汇,于是用英语:“bus stop?”(巴士停车场)其实我想说的是旅游车集合点在什么地方。天哪,不知道是我的发音不标准,还是日本人懂英语的少,给我们的都是茫然的表情。这下糟了,找不到大部队可不是开玩笑的事情。日本的冬天很冷,我的额头上却是汗珠连连,离集合时间越来越近了,只能逮着一个问一个。只见一个穿着大棉袄的高个子男人向我们走来,我打开“翻译官”,点了中文“你好”,一串日本话蹦了出来,对方笑了起来,说:“我听得懂中国话。”哇塞,太神奇了,一搭讪,原来是在日本定居的东北人,真是碰到了救星。他将我们带到停车场。没多时,大部队也来了。

  看来,翻译要做到贴身没那么简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文化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阅读/连载
   第A22版:长三角
   第A23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A24版:文化·旅游/长三角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3版:新民健康大讲堂/专版
   第B04版:新民健康大讲堂/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俱乐部
   第B08版:目击
白头吟
飞往欧洲的空中
脸 谱(外一首)
慈禧太后的“绯闻”
微信和日记
“贴身翻译”
“召稼楼”怎么念
今宵灯谜
新民晚报夜光杯A20“贴身翻译” 2015-02-09 2 2015年02月0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