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活生生”的当代艺术
应青蓝
■ 徐震油画
  ◆ 应青蓝

  为什么要收藏当代艺术?为什么喜爱当代艺术呢?从进入收藏当代艺术的圈子起的第一天就一直被这么问。我的理由很简单,就是我和当代艺术的创作者,当代艺术家们都是活在同一时代的人。当代艺术记录的也是当时社会的种种,文化的种种,与我有着共鸣和契合。

  在收藏的过程中,与艺术家的交流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环节,也是一个让你探索,产生乐趣的环节。前几年开始关注一个叫做徐震的艺术家。他几乎是个艺术节的天才,早年就进入威尼斯双年展,年少成名,做过太多展览,开过自己的画廊,突然又开了一个叫做“没顶”的艺术公司,人称“没老板”。这个没老板在自己尤伦斯个展期间组织一群“精神病人”参观;开了一个只卖“空壳”的超市;搬走珠穆朗玛峰;遥控坦克穿越边境;把“奶油”挂在墙上……这些都让我觉得云里雾里。没老板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他到底要做什么?我多次探访他的工作室,与没老板交流后才发现所有的作品背后都有故事,都有意义!其实这个我们都俗称为“奶油”的作品它的名称叫“天下”。在密密麻麻的视觉效果背后象征着时代的喧嚣,从上向下看,“天下”仿佛象征着芸芸众生,看上去有内容好像也没有内容,也是一种“表面”。用各色“奶油”呈现出来的作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非常波普艺术。原来作品的表象和内在那么不一致!再看看当年红极一时的安迪·沃霍尔,把绘画作品变得五颜六色,玛丽莲·梦露成为他的缪斯,索性把“汤罐”作为自己创作的素材;还开了自己的“工厂”。相信那个时候也有很多人,收藏家会与安迪·沃霍尔进行沟通,沟通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互动和相互汲取灵感的过程,那些人那些事或许也成为了他创作的主角。

  回想外公在世的时候经常跟我讲他和黄胄的事情。黄胄老先生已经过世,在世的时候与我外公是知己好友,常常在一起聊天喝茶作画。我家有很多当年黄胄老先生兴起时作的画,每张作品上都有一两句送给我外公的小诗和我外公的名字。我想在当时,我外公和黄胄先生的关系也就像我们现在与当代艺术家的关系吧。沟通,交流,把时代的特征用艺术的手法记录下来,才有“活生生”的感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反腐,艺术市场的黄金机会
当藏家都在“裸泳”,或许市场已“退潮”
“活生生”的当代艺术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B04“活生生”的当代艺术 2015-02-14 2 2015年02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