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2月14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锡器的味道
童孟侯
  ◆ 童孟侯

  收藏锡器的人少,写锡器书的藏家少,还有,锡器造假的也比较少。所以,我们至今还能在古玩市场淘到真正的老锡器。

  我的几件锡器却不是淘来的,而是“现成”的。

  如图左所示,这个六角老锡器茶叶罐是我上辈人传下来的,外婆就用过它。小时候我很不喜欢这个锡罐子,一是因为我不喝茶,二是因为它太沉,三是因为要盖上它的盖子很吃力,按下去,弹起来,再按再弹,好像装了弹簧一样。

  后来才晓得,锡罐正因为密封性能好,才被用来放茶叶。1745年,瑞典哥德堡号船触礁沉没。到了1984年,也就是100多年以后,哥德堡号被打捞起来了,船内1000公斤茶叶由于锡罐封装严密,竟然没有受到水浸而变质。

  我的这个茶叶罐底部刻有五个字:潮阳,颜吉顺。颜氏家族是清末民初广东潮汕地区制锡名家,传承了他的祖先颜和顺的精湛手工艺技术。颜家的锡器一向制作精美,造型出众,中外驰名。清朝皇帝曾经赐赏衍圣公孔府一套404件满汉全席的餐具,就是颜和顺承做的,很有点御制的味道了。

  老锡器有黄、褐、紫灰、银灰、黑褐这么几种颜色,年代越久远,颜色越深。我的茶叶罐大概属于褐色的吧,它不是一般老锡器的黑灰色。

  去年夏天我到山东避暑,在朋友大姜家的博古架上看到图右所示的这把锡壶。大姜说:去年女儿梦缘结婚,我送了四个大茶锡罐给她,如今,所收藏的老锡器就剩这么一个了。我立刻说:这个锡壶还是送给我吧?就作为哥哥我金婚银婚铜婚的纪念礼物。放在你这里,说不定哪天又被你送人了。

  不由分说,我把锡壶从博古架上取了下来,装进了旅行箱。

  从朋友那里“抢”来的老锡器是个酒壶,它的把柄线条流畅,包着的藤条不松不散,紧密依旧。尤其是它的包浆,很浓厚,很温润,很迷人。我从来不买新的锡器,那种锃光瓦亮的外表,生腥气实在是太重了。

  锡壶的底部有三个隐隐约约的字:“仙×成”,中间那个字是三点水广字头的,广下面是什么,看不清,磨损了。溏?瀍?瀌?热望收藏好友给予指点,让我知晓它的出处。

  读者可能会以为锡酒壶的边上那个小小的锡器,一定是和锡酒壶配套的锡酒杯。不,也是一只锡酒壶,只不过是微型的没有盖子的锡壶,下大上小,造型风趣,不要小看,它的肚子里也可容纳一两酒呢。至于它的保温,则需要温酒壶来帮它了。

  王世襄说过:老锡器,多为日用器具,但仍然满含珍贵的民间记忆。

  我的这几件老锡器大概也算“民间记忆”吧?我更深的记忆是:1913年,中国的锡器和茅台酒一起,作为中国的珍贵特产,参加了在旧金山举办的世博会,荣获了金奖。

  读者仔细找找,我们每个家庭也许都能翻出一两件老锡器来的,很多老锡器是很有味道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新民资讯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文娱圈
   第A12版:动态/文娱圈
   第A13版:文娱圈/动态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海外专稿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镜头艺术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目击
老锡器的味道
东南书画集与东南书画社
诗性荷花
“与暴周旋到底”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老锡器的味道 2015-02-14 2 2015年02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