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一周新闻人物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4月0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亦嘉:米兰世博是场大派对
姜燕
■ 中国画家将意大利著名文学作品《约婚夫妇》中的38个章节与中国明朝背景相结合创作的画作,在米兰世博会上海站路演上展出,故事发生在1628年 本报记者 陈梦泽 摄
  本报记者 姜燕

  听过周亦嘉的故事,便会觉得他和世博会有缘。出生在罗马的上海人,洗过盘子当过导游,10年前只身返回上海闯荡,当翻译在意大利商界广结人缘,获得机会参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筹备2015年米兰世博会做准备——他就是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区首席代表周亦嘉。

  缘分源于他爱玩、喜欢办派对,他为米兰世博会忙得无怨无悔,就是因为觉得“世博会就是一场大派对”。

  最看重上海站路演

  位于杨树浦路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2015年意大利米兰世博会路演现场,一身修身黑色西装的周亦嘉,穿梭于主会场内外,几乎一刻不停,不时地用意大利语、普通话和上海话与各路人马通电话,安排活动事宜。

  “派车去机场接人,联络意方嘉宾,安置赞助商的物品,事无巨细,我都要管。”周亦嘉说,上海站路演开幕式前一天晚上,他先是陪意大利来的同事吃饭,又在酒吧聊天到很晚,回家后写发言稿到凌晨3点,然后6点多就起来,赶到路演场地。

  米兰世博会中国区的路演自去年10月在北京办了第一场后,又办了6场,都非常成功,尤其是北京开幕式当天,场面相当火爆。上海是最后一站,也是做得最大的一站,周亦嘉很看重,一来他是上海人,二来5年前上海世博会办得那么成功,他当时一直泡在园区,看得最清楚。

  上午的开幕式和晚上的酒会圆满完成,周亦嘉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几天里,中方和意方各有主题活动,他会相对轻松一些。

  距离米兰世博会正式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周亦嘉也越来越有成就感,看着自己负责推进的中国三个展馆伫立在米兰世博园区,他有种由衷的自豪。他说,前不久去米兰时,在意大利的媒体上看到报道,在已经建好的50个馆里,评出最漂亮的前10个,其中有两个是中国的,一个是中国国家馆,一个是万科馆。“看到这个消息,我真的很开心。”

  爱世博从上海开始

  看着周亦嘉忙,疑心他这样会不会累和烦,可跟他一聊,他会很开心地告诉你:“不会啊,我这个人一定要做我有兴趣的事情,我是真的爱世博会,所以能在此坚持。”爱到什么程度?他讲了一个数据,中国区8场路演,从去年9月15日筹备开始到去年12月21日,他一共坐了46次飞机。

  “从没有航空公司的积分卡,3个月内飞到了金卡。”周亦嘉说,航空公司寄卡片都来不及,客服小姐都觉得他“太快了”。

  周亦嘉爱上世博会是有原因的。

  “我从小就喜欢举办点什么活动,觉得那很有趣。”周亦嘉说,他17岁的时候,最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每到星期六组织人去酒吧。“意大利有几个很有名的酒吧,但分散在不同的城市,意大利人爱泡吧,一到星期六,我就订好大巴,到处去发传单,上面印着每个人付多少钱。司机把他们送去酒吧跳舞,第二天早上再把他们送回罗马,来回300多公里。”

  现在生活在上海,每个星期他也要有3天在酒吧里参加party。“以前我可以从星期一玩到星期天。”在上海的意大利人圈子里,周亦嘉因玩出名。

  而世博会在他眼中,就是最大的一个派对。“世界上没有比它更大的活动了,时间那么长,参观者那么多,我又可以作为举办者参与其中。”周亦嘉的语气中明显透着满足。

  他透露“就是在上海世博会期间,我喜欢上世博会了。”

  10年前开始喜欢上海

  周亦嘉是个祖籍上海的“新上海人”。他的外公、外婆于上世纪50年代移民去了意大利,他1978年出生于罗马。

  “那时候,意大利的华人还非常少,我从小学读到大学,班里见不到第二张华人面孔。不像现在,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几个华人的孩子。”周亦嘉说。

  他对上海最初的印象除了家里做的上海菜和上海话外,还来自3次上海之行。“十一二岁的时候回来过,但真的不喜欢,那时候到浦东还要摆渡,买东西还要换一种特别的钱(外汇券)。”周亦嘉说,“当时就觉得,以后有钱有时间出去旅游,肯定不选择上海。”

  但是,2004年底的一次上海之行,彻底改变了他对上海的观感,并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那次,他来上海参加一个国际旅游展会,发现上海已经和小时候见到的完全不同了。“第一印象,东西便宜;第二,食物好吃。”在意大利吃够了“一般般”的中餐,突然到中国来吃,“喜欢吃”的周亦嘉觉得什么都好吃。

  那时,正处于父母希望他调整职业方向,而他还暂时没找到新起点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城市好,好玩又便宜,在这边我不工作都能生活,抱着这种想法就来了。”参加旅游展是2004年11月,2005年2月周亦嘉就拎着箱子来了上海,一住就是10年,待得连米兰世博会组委会第一次向他抛出橄榄枝时,他都因舍不得离开而婉言谢绝了。

  在上海而结缘世博会

  来上海之前,他在意大利做了4年导游,专门带中国到欧洲旅游的游客。到上海后,他可以说没有任何社会关系,一切要白手起家。从小在自家餐馆打工,习惯了独立的周亦嘉并不害怕。

  他到上海做的最初一份工作是翻译,这是最容易找到的工作,毕竟当时意大利语翻译还很少。“我到意大利领事馆、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去找翻译的活,帮很多到中国的意大利商人当翻译,经常陪他们跑工厂,一跟就是两三天。”慢慢地,这些意大利商人需要有人在中国境内帮忙操作采购、办理进出口事宜,就开始找周亦嘉帮忙,他也渐渐从翻译转行做生意,但经历过兴盛之后,受中国股市大跌影响而告终。

  2009年底,周亦嘉帮米兰商会做了一段时间的项目经理。这是他与世博会结缘的开始。其时,米兰已被确定为2015年世博会举办城市,米兰想在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设一个2015年米兰世博会办公室。“他们要找一个合适的人,但他们不会先去问领事馆,而是问商会,恰好他们都认识我——做翻译的时候认识的。”

  周亦嘉结识朋友的另一个渠道是酒吧,虽然是抱着玩的心态去的,却在不知不觉中认识了许多平时根本“碰不着”的朋友。“老外的酒吧和中国人的酒吧不一样,中国人喜欢几个朋友坐着喝洒,进去时几个人出来还是几个人,老外不是,都是站着喝,到处聊天,进酒吧时2个人,出来时可能都有20个。而且平时哪怕是做公司高管的,到酒吧里也变成了平等的,聊着聊着就成了朋友。”在周亦嘉看来,朋友是他最为珍视的人生财富。

  曾拒绝米兰世博邀请

  当时,很少有人知道意大利馆里设了这样一间办公室,那里也只有周亦嘉一个人。他的胸牌也与众不同,上海世博会的胸牌多是粉色、绿色的,他的是咖啡色,专为2015年米兰世博会准备的。“很多保安都没见过,以为是假的,经常把我喊住。”

  上海世博会期间,周亦嘉把所有的馆都跑了无数次,和每一个馆的馆长聊天,拍了许多视频。“那时就是为了筹备米兰世博会收集有用的信息,越多越好,有多少个餐饮店、礼品店,每个馆有多少个出口和入口,排队的长短,都要了解。”

  最累也是最开心的一次,是上海世博会即将结束时举办的一个BIE(国际展览局,协调和管理举办世博会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日,那一天下一届世博会举办城市要办一场演出。“所有的演出都是我一个人跟进,从搭建舞台到灯光音响,从找供应商到去机场接演员,整整48个小时没睡觉,但一点不觉得累,人非常兴奋。”也正是那一次的成功演出,让周亦嘉看到了米兰世博会的未来。

  “意大利的演出只有1个演员,但演出效果非常好,看上去很美。”那时候周亦嘉就觉得,虽然米兰的世博会只有上海的五分之一大,参观人数也不会有那么多,但它一定能办得好,它会很精致。

  上海世博会落幕,米兰世博会组委会邀请周亦嘉赴米兰。“我说,我不想去米兰,我舍不得离开我的朋友。”周亦嘉说。

  米兰世博真值得去

  离开了世博,周亦嘉做过别的生意。他从没想到,有一天世博会又会找上他。

  2012年底,因中国在米兰世博会要建3个馆,米兰的组委会打算在中国设一个办公室配合中方建馆和联络。“他们又找到我,当时打算设在北京,我想去北京总归比去米兰好,就答应了。”后来,北京的办公室没有建起来,但对周亦嘉却是件开心的事。“当时觉得挺好,可以留在上海了。”不过,真正起作用的是上海承办的中国企业联合馆,因为有大量的活动和工作需要意方配合,周亦嘉的工作重心也逐渐转到上海。

  “2013年在上海推米兰世博会很困难,很多人没听说过,或者觉得离得还太远,门票根本卖不掉。”周亦嘉说,那时他每天约3家旅行社,照这样跑了2个多月,也没什么成效。不过在上海站路演的介绍上,周亦嘉的同事宣布在中国已经卖出了100万张门票,完成了预期任务。

  上海站路演完成后不久,周亦嘉就要飞赴米兰,直到世博会结束才回来。他很期待未来这段生活。他说,这半年里,米兰整个城市会有无数的活动,不仅在世博园区,只要走出户外,就能看到各种活动在上演。很多不对外开放的博物馆,这次世博会中也会开出来。米兰最有名的斯卡拉歌剧院,以前每年夏天都关门谢客,今年为了世博会,每天都有演出,而这只是米兰世博会几千个活动之一。

  “那时的米兰真值得去,值得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享受这个城市,享受那种气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新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读者之声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国际新闻
   第A07版:民生上海
   第A08版:民生上海
   第A09版:民生上海
   第A10版:民生上海
   第A11版:运动汇
   第A12版:2015·上海市民体育大联赛专刊
   第A13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新闻面对面
   第A16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周亦嘉:米兰世博是场大派对
本报信息
新民晚报一周新闻人物A16周亦嘉:米兰世博是场大派对 2015-04-05 2 2015年04月0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