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与妻子赴港,陪在港工作的女儿过年。与女儿家隔街相望的修顿室外球场,引发了我这个老体育工作者的兴趣。
修顿球场位于香港湾仔地铁站西侧,北靠商业兼交通要道轩尼斯道,南临行驶叮叮车的庄士敦道,四周高楼住宅和商铺林立。在寸土寸金的地段拥有这么一块公共体育场地,真是幸事。
球场内有一片中型足球场,三片标准篮球场,篮架与球门的球网都齐齐整整,维护良好。西侧有一座可容纳数百人的风雨看台,看台下设有男女厕所和简易更衣室,有专人看管和打理。球场四周的走道,既可行人通行,亦可用于跑步及其他健身活动。南北沿街的两排大树,成了隔离闹市嘈杂的屏障,树下设有靠背长椅和沙滤饮水机,供人休憩、饮用。
球场从清晨6点开放至深夜11点半,天色昏暗时,灯光开启。场地从早到晚,少有空闲之时,香港人喜爱夜生活,晚上九十点钟出来健身也是常事。作为免费开放的场地,参与者多为普通百姓,也常常看到金发碧眼的老外参与进来与国人一起踢球投篮的有趣场景。人们萍水相逢,以球会友,一场“激战”之后,挥手拜拜,各奔东西。港人钟爱足球,足球场并非年轻人的专利,常看见一些像我这样的小老头,围着圆圈作短传游戏,玩到兴头时,赤膊上阵,大汗淋漓,称之为湾仔一景,也不为过。
香港修顿室外球场健身设施的人性化、亲民化,以及香港市民健身的生活化,对上海的全民健身工作是否有所启迪?港人这种“螺蛳壳里做道场”,营造全民健身氛围的努力和用心,是否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