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2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口舌生津的樟茶鸭
苑丛梅
  文 / 苑丛梅

  王胖鸭、荣鸭子、樟茶鸭、是近代成都的三样名鸭。随着时间流逝、街道变迁、人事更替,王胖鸭和荣鸭子逐渐销声匿迹,唯有樟茶鸭得以传承,声名远扬。在这个丰衣足食的年代,唯一能令我口舌生津的成都肉食,唯有樟茶鸭。五年前,我和父母乘车前往成都花卉基地三圣乡游玩,素来晕车的母亲还未到目的地,就难受至极。于是我们提前一站下了车,步行前往。为缓解母亲身体不适之感,我拿出事先买好的樟茶鸭,让母亲边走边啃鸭块。五六块樟茶鸭下肚,母亲晕车的感觉逐渐消失,苍白的脸颊逐渐红润起来,露出愉悦的笑容。 

  樟茶鸭皮酥肉嫩,色泽深红油亮,味道鲜美,具有特殊的樟茶香味,为清代成都名厨黄晋临所创制。相传晚清名臣丁宝桢在成都任职时,推荐名厨黄晋临到清宫做御厨,专门为慈禧太后烹制美食。黄晋临因地制宜,将宫廷里的熏鸭用料,改为四川的樟树叶和茶叶,这样熏制出的鸭子,味道极为鲜美、独特,深受慈禧的赏识。黄晋临晚年,解甲归田后,又把“樟茶鸭”带回了四川老家。 

  樟茶鸭为川菜宴席上的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品,四川厨师多以此为当家菜之一。1954年,四川厨师范俊康随周总理赴日内瓦,曾以此菜宴请贵客。席上,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吃后,以世界难得之美味大加赞誉,还要求周总理让他带一只回家与家人共享。著名川菜大师孔道生、陈志刚、张德善以烹饪专家身份,于上世纪50至60年代,分别赴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国讲授烹调技术,都曾教授过樟茶鸭子的做法。

  提及樟茶鸭,不得不说“耗子洞张鸭子”,该店所制樟茶鸭,为全城之冠。相传创立人张国良早在1928年就随其父在原暑袜街交汇处摆摊卖烧鸭子、牛肉肺片,因其地外面是茶馆,里面是酒店、旅馆,巷子深、进口小,故被称作“耗子洞”。张国良坚持选用大、肥、嫩的鸭,现杀现用,配料讲究,加工制作用心,并坚持不卖陈货。由于味道好,货新鲜,“耗子洞张鸭子”很快出了名。如今,耗子洞张鸭子总店迁于成都鼓楼南街16号,节假日均不歇业,这里的樟茶鸭价格昂贵,前往购买的人仍络绎不绝。

  现今“樟茶鸭”的做法复杂了许多。纵览各种做法,不仅有八角、三奈、桂皮、丁香等香料,还有醪糟汁、糖、味素等调料。其实,过去樟茶鸭的做法并非那么复杂,但口味儿却是奇香。它采用绍兴上好的黄酒、四川的花椒和麻椒,还有盐、葱、姜等,其味道主要出自用了四川的樟树叶或樟木屑、花茶等熏制后的香味。

  每到节假日,成都人往往会宰半只樟茶鸭,全家兴高采烈前往公园茶铺喝茶,一口鸭子一口茶,赛过活神仙。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时政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焦点/民生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资讯/市场之窗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政界
   第B04版:博览/新民环球
   第B05版:好吃周刊
   第B0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08版:美食大观/好吃周刊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广告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8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专版
品尝羌族土火锅
天台黄茶赛水晶
口舌生津的樟茶鸭
酒店老板的慧眼
美食江湖英雄会,八大菜系助申遗
新民晚报美食物语/好吃周刊B06口舌生津的樟茶鸭 2015-05-28 2 2015年05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