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新民法谭
     
本版列表新闻
~~~出售公民个人信息1700余条被批准逮捕
~~~出售公民个人信息1700余条被批准逮捕
~~~出售公民个人信息1700余条被批准逮捕
~~~出售公民个人信息1700余条被批准逮捕
~~~出售公民个人信息1700余条被批准逮捕
     
2015年06月19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居公司员工竟成“内鬼”
出售公民个人信息1700余条被批准逮捕
彭燕 江跃中
  本报讯 (通讯员 彭燕 记者 江跃中)利用工作便利出售公民个人信息1700余条的家居公司员工,近日被普陀区检察院批捕。 

  在某家居公司市场营销部工作的胡某,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会接触到一些需要做木门楼梯、家居装潢的消费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客户的姓名、电话和家庭地址等详细信息都会被一一记录下来,正常情况下,家居公司及其员工有必要为客户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但胡某却经不住诱惑,将公司电脑内存有的客户信息卖给了别人。 

  2013年8月的一天,担任某建材市场营销主管的袁某对即将开展的每月一次的促销活动很是头疼。因为手头没有足够的客户信息,促销活动总是显得不温不火。急着开拓客源的他,找到了以前工作单位的经理刘某,想问问他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料,刘某便向他推荐了做市场工作的胡某。袁某通过电话与胡某取得联系后,约定第二天当面谈买卖信息的相关事宜。最后,袁某同意以800元的价格,购买胡某手头的二手房交易个人信息。买卖谈成的第二天,胡某便把客户的个人信息发送给了袁某。事后,他收到了袁某支付的相应钱款。 

  同年9月,袁某再次找到胡某,想要再买一批客户信息以供宣传、促销使用。胡某便通过同样的方式,为袁某提供了公民个人信息,并收受了袁某支付的800元钱。

  今年4月20日,胡某到案并被刑事拘留。他在接受讯问时交代,2013年10月,他还曾花费800元钱在网上购买过公民个人信息,随后再以1100元的价格卖给了某某家居公司的经理,从中赚取差价费。他辩称,当时他根本不知道买卖公民个人信息是触犯刑法的,只觉得是帮朋友一个忙,收点好处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据悉,袁某分两次从胡某处购买的公民个人信息共计1700余条,同样构成犯罪,已经被另案查处。 

  检察官表示,胡某将本单位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购房个人信息出售给他人牟利,而该信息包含姓名、联系地址、所购二手房地址、手机号码等涉及隐私的内容,具有法律保护价值。因此,其行为已涉嫌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民生速递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评论/随笔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新民资讯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6版:家装专版
   第A27版:家装之窗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阅读/连载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大购网专版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妆容
   第C04版:摩登
   第C05版:摩登
   第C06版:潮事
   第C07版:秀场
   第C08版:大牌
家居公司员工竟成“内鬼”
洗个澡,居然得了“性病”
为面子贷款买车却无力偿贷
警方悬赏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法谭B07家居公司员工竟成“内鬼” 2015-06-19 2 2015年06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