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上海的银行业主动拆除门槛,丰富科技型企业融资手段。与市科委、市中小企业促进中心、高科技园区以及上海股交中心、北京新三板等合作,筛选出优质企业主动上门提供融资服务。“以前银行对科技型企业贷款时看重资产和抵押,现在更看重年均复合增长率20%以上的企业,增加信用贷款比例鼓励创新。”王璇说。
行业新、模式新、市场新、产品新的中小微科技企业,银行现在抢着融资。切实为本市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上海银行业动足脑筋:既强化风险管理,又创新产品体系。通过整合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上海银行业对科技型企业授信余额达到1300亿元。
据上海银监局介绍,多家银行采用成立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等方式,努力实现科技金融专业化服务。比如,上海农商行率先在总行成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中心,在全市形成以张江科技支行为龙头,与张江“一区多园”相对应的“1+X”科技金融服务网点布局。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在科技型企业相对集中的园区,选取徐汇漕河泾支行、杨浦五角场支行等五家支行作为科技企业重点服务支行。招商银行成立集“市场营销、贷款审批、风险管理”前中后流程一体化的小企业金融部,设立多家“千鹰展翼”专业支行,支持创新成长型企业。浦发银行推出小微“网贷通”业务,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在线自动审批,为小微客户提供“多、快、好、省”的小额信用贷款服务。工商银行上海分行创新科技企业信贷产品和担保方式,推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担保基金保证贷款、订单融资、信用保险项下保证贷款等创新业务品种。
此外,园区孵化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上海部分中资银行加强与科技园区、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园区合作,充分运用其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参与市融资平台建设。
首席记者 谈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