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互动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7月14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年助餐不能全靠政府补贴
邵宁
  本报讯(首席记者  邵宁)本报昨天头版及焦点版面刊登了“养老方式调查”系列报道之四《阿婆,今天的午餐吃得好吗?》,对上海老年助餐服务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时下,85%老人都要求解决吃饭问题,经过几年的建设,上海各级政府部门和餐饮企业想方设法,共建成了576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为6万名老人服务。然而,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依然难以满足广大老年人的需求。怎样把助餐点办得更好?读者和网友纷纷建言献策。

  上海体育学院退休教授戴炳炎说,老年餐,也可以说是敬老餐,做到现在这样已很不容易了,方方面面动了不少脑筋,值得点赞。但是,“众口难调”也是现实,尤其是老年人,牙口不好,生活习惯不同,要求不一,未免让烹饪者感到为难。老年餐,一要营养平衡,二要搭配合理,三要口味适中,关键是安全。物美价廉难两全,可适当加一两元,老年人还是可以接受的。

  一位家住东安新村的读者反映:“我们社区的助餐确实不尽如人意,只有午饭,没有晚饭。隔壁98岁的邻居吃过一阵子,就不吃了。”虹口区一位街道办事处负责人认为,上海的助餐点能维持的,都靠政府补贴,但街道体制改革后就难了。老年人助餐不能全靠政府补贴,也要遵循市场规律。

  “这个调查接地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宣教中心的张元说,民以食为天,解决老年人就餐确实是个难题。建议政府出台优惠税收政策,让更多企业参与,做大规模,可以让老人根据各自经济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进行点餐,可能会更满意。

  尽管困难很多,不过,上海在为老助餐方面也有不少成功的探索,比如黄浦区覆盖全区的老字号供餐模式和杨浦区平凉街道的“精致小厨”。新民晚报APP网友也纷纷留言:“希望有更多助餐点。”“办好助餐点,为老百姓办实事。”读者姚先生说,关键在于政府各级干部真正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百姓真实需求,才能把事情办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互动
   第A16版:阳光天地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特别报道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大购网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旅游资讯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6版:广告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旅游资讯
   第B23版:旅游资讯
   第B24版:专版
打击网络谣言 自律他律并行
应让日本人民了解历史真相
看完K线图就要看心电图?
新民调
老年助餐不能全靠政府补贴
上周全民阅读获奖名单
广告
新民晚报互动A15老年助餐不能全靠政府补贴 2015-07-14 2 2015年07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