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斯洛伐克已经22年了,从事投资贸易,可以说在当地的华侨圈和商界已经有了比较深的根基。今年1月,上海华侨基金会发出了比赛邀请,我立即在当地开始了联络工作,而且还是走了‘上层路线’,通过州政府出面协调,成功邀请到了特尔纳瓦斯巴达的青少年队参赛。”说起特尔纳瓦斯巴达队,汪甲华满是兴奋,这是一支建立于1923年的球队,也是当地的专业球队,曾两次入围欧洲顶级赛事的四分之一决赛。“在斯洛伐克,六七岁的孩子就开始玩足球了,11岁开始参加比赛,但把20来个孩子组织到中国来比赛,还真是第一次。”他说。
除了赞助球队来沪比赛,本次赛事的10个奖杯、150多个纪念品,也都是汪甲华联系来的。他说,水晶制品是斯洛伐克的特产,采料纯正、工艺精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今年3月,经朋友介绍,他与当地的一家水晶制品厂取得了联系,没想到对方一口答应,表示愿意捐助上海的国际校园足球邀请赛。如今,这批晶莹剔透的奖杯运到了上海。
纯水晶玻璃,底座显得相当厚实,花纹十分细洁,用中英文镌刻着各个奖项的名次,“说来真有意思,联系奖杯的赞助厂家倒没费什么力气,但把奖杯运到上海,却颇费一番周折。”汪甲华说,“由于水晶制品是当地的特产,要批量运出国,走商运渠道就会经过报批、审核、关税等各个环节,过程会十分麻烦,所以,我想到了寻求外交途径,便尝试着去找斯洛伐克驻沪总领馆,告诉他们这次邀请赛是纯粹的国际青少年的公益活动,不是商业比赛,没有任何商业因素掺杂在里面,请他们向本国外交部提出报告,希望以外交礼品的名义,将全部奖杯以及工艺礼品运抵上海。”经过领馆与海关的多次沟通,终于说服海关允许以“外交礼品”的待遇,将全部水晶制品安全运送过来。就在比赛开赛前两天,组委会已将这批“国礼”奖杯从浦东机场顺利取走。
“能够为各国青少年足球爱好者的切磋交流做点贡献,能够为上海的赛事出把力,这也是我们侨领心系祖国的一种积极表现,也是我们的责任与光荣。”汪甲华说。
首席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