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4亿多近视患者,其中,青少年就占到了2.7亿。这一数据让我们不得不为正处于生长期青少年的近视情况而担忧。据国家卫生、教育部门调查显示,我国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28%、初中生为60%、高中生为85%。患上近视的青少年一直处于长期用眼过度的状态,并以每年125度的趋势不断增长。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成为家长及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著名眼科专家蔡劲锋主任表示,孩子在18岁之前,眼睛仍处于发育、生长阶段。其近视度数相对不稳定,用眼过度会加深孩子的屈光度数。相反,良好的用眼习惯加上物理辅助,亦可减缓度数的加深甚至达到摘镜的目的。
别让眼镜扼杀孩子的未来
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受到了老中青三代人的青睐,使得电子屏的应用逐渐取代了纸张,甚至被搬上了学校课堂。许多家长对此都表示十分担忧,孩子平时的娱乐也好,作业也罢,都是在小小的电子屏上完成的。上课不再看黑板了,因为黑板也被搬到了电子屏上。这样的状态,对于近视儿童尚未发育完整的双眼来说,是雪上加霜的。同时,孩子们的高强度用眼状态也是这个时代赋予的无法过多改变的事态。
在蔡劲锋主任看来,近视是一种眼科疾病,如果没有及时的治疗或预防,可能会加剧近视程度。他说,青少年近视眼的成因多样化,概括起来却可分为先天遗传原因和后天环境因素。前者占约20%,而后者占约80%。可见,后天的环境是造成青少年近视的一个主要因素。
许多家长认为:不就是多戴一副眼镜吗?因此并没有将近视当一回事。对于这种看法,蔡劲锋主任给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如果近视演变为高度近视后,会出现较大的罹患严重的眼底并发症的几率,且大部分会致盲,是成年后常见的致盲原因之一。
实践医学也表明,患有高度近视的人在成年后,其罹患白内障、青光眼和视网膜受损等导致失明的眼疾几率是普通人的近5倍。高度近视的孩子,其罹患致盲性眼疾的潜在危险因素会扼杀他们美好的未来,不得不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
青少年假性近视可以逆转
蔡劲锋主任指出,一般说来,近视的发作主要在幼儿园大班、小学及12岁以上的青春期。在这期间的近视多为假性近视,是可以通过 “后天”调养来达到预防近视发生的目的。
对于可逆性的假性近视,很多人都觉得并没有很好的方法,只是通过配镜来获得良好的视力。但是,配戴眼镜也在无形之中巩固了青少年的屈光度数。现代的青少年又长期处于用眼过度的状态,度数一年年增长,孩子们的镜片也会越来越厚。
那么是否有很好的方式能够减缓孩子度数的增长,能逆转近视呢?蔡劲锋主任给出了肯定的答案。他说,8至18岁的青少年视力仍然存在回退的可能性。万不可只是简单的给孩子配一副眼镜就草草了事。他解释说,眼镜的框架会造成鼻梁的压迫感和耳廓的磨擦感。对爱美的配戴者来说,非常影响外观。同时,框架眼镜会缩小可视范围,对物像还会产生放大或缩小的效果。最重要的是,眼镜会让近视者的眼部适应现有的佩戴度数,导致其很难回退到曾经的视力。
而角膜塑型镜技术可以控制青少年近视度数增长。蔡劲锋主任介绍,角膜塑型镜技术采用逆几何形态设计的塑形镜片,其内表面由多个弧段组成。镜片与泪液层分布不均,由此产生的流体力学效应改变角膜几何形态。在睡觉时戴在角膜前部,逐步使角膜弯曲度变平、眼轴缩短,从而有效地阻止了近视的发展,被誉为“睡觉就能控制和矫治近视的技术”。
暑假到来,迎接青少年的不只是假期的愉快,还有各种电子用品对眼睛的伤害。蔡主任强调,青少年必须从源头做起,减少接触电子屏幕的时间,多多参与到大自然的户外运动中去,才是暑期赋予孩子们真正的意义。